返城才是大问题

在金融风暴吹袭下,中国沿海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出现萎缩,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萎缩得就更加严重。因此,出现农民工提前返乡大潮,没有什么奇怪的。据说,在湖南和江西,外出务工的农民提前返乡者已达总数的30%左右。

在一些人眼里,中国特色的两栖型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缓冲地带,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可以实现廉价劳动力的源源不断的供给,一旦经济下滑,农民工可以返乡务农,农村有住房也有土地,回乡的农民工,照旧可以生活,不会生产萎缩而导致城市的就业压力,产生社会问题。因此,此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了应付失业问题,中国政府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明年的大学生就业上。显然,这样的认识,明显是存在误区的。

中国自1992年以来,已经实现了连续1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种增长,跟农民进城打工,具有同步发展的关系。外出打工,已经波及全国每一个角落,似乎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很难找到没有打过工的青壮年农民。而外出打工的模式,已经从青壮年单身,发展到举家搬迁进城的阶段,虽然举家入城的农民比例还不够高,绝对数量,也已经不小了,已经出现了在城里出生的农民工的第二代。

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对于所在的城市,或者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乡镇,有着非常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并不喜欢所在的地方,因为他们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居所,得不到所在地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且经常性地遭遇歧视,不仅有城乡歧视,而且有地域歧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城市生活,又有强烈的依赖,长期的城市生活,使得他们更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习惯,适应城市的娱乐与消费方式,甚至习惯城市的灯光。

也许,更严峻的问题是,对于那些几乎一成年甚至半成年就进入城市的农村青年来说,他们已经完全不懂农活该怎么干了,务农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事情。在中央政府免去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之后,真正因这种政策的利好而回乡务农的,大都是那些曾经做过农活的壮年人,年轻人回去的不多。有些人即使回去了,很快还是返回了城市。对他们来说,即使城市生活很不愉快,没有归宿感,收入也不高,甚至看不到前途,但他们只能留在那个似乎并不属于他们的城市里,出来时的年纪越小,这种状况就越是明显,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出生在城里的孩子。

可以预计,现在提前返乡以及传统春运期间才返乡的农民工,绝大多数人在明年的春天,还会再次踏上返城的路。在返乡的时候,他们一般不大可能引起多大的麻烦,毕竟已经接近年底,多少有点想家,没有事做,也只能回去,所谓的提前,也不过是比往常早了一点而已。除了那些因资方逃逸或者资方欠薪引起的一些劳资纠纷外,政府的压力不会太大。但是,返乡之后,时间一长,严格说来,春节一过,已经习惯了出来打工,不习惯在家务农,或者根本不会务农的人们,势必还会沿着走熟了的老路走出来。显然,到了明年春天,在欧美国家经济滑坡还没有见底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形势不可能根本好转,农民工的就业,不会有太大的改善,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可想而知,届时滞留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批农民工,就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真的不好说。

所以,为未雨绸缪计,有关部门应该事先做一个调查,切实查清到底有多少根本无心也无力务农的农民工,他们的组成、年龄和分布以及他们的打算,预先做好准备,有预先的布置和措施,否则,等到事到临头再着急,也许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