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摩尔联军与义和团脸上的油彩

庚子年,西摩尔联军的撤退,以往的中国史家一直是记在义和团的功劳簿上的。在很多史家的笔下,西摩尔联军的出现,原本就是一次西方列强夺取北京的侵略图谋,恰是在义和团的阻击下,才没有得逞。

当然,在今天看来,西摩尔联军只是西方各国临时拼凑了一支部队,作用是进北京把使馆人员接出来。此前,1900年5月,在义和团运动开始燎原之时,列强已经派了一支卫队。但是,使馆的人很快发现,局面恶化得过于迅速。这支四百余人的卫队(据说其中的俄国部队,武器还不凑手),防卫十一国的使馆,还加上西什库教堂,捉襟见肘。于是要求加派至少一千五百人来,以便依托这些部队,撤离北京。其实,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政局,能闹到这般疯狂排外的地步,并没有多少心理准备。好些地方传教士的警告,一直被当做“狼来了”的呼喊,没有人当真。毕竟,中国的民教冲突,或有或无,断断续续,都几十年了。而中国的开放程度,一直在扩大,政府对洋人,也愈来愈恭顺。尽管西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使得朝政向后退,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有西方人会想到,这个曾经支持过洋务运动的女强人,能骤然翻脸不认人。

在西摩尔联军组成的时候,尽管西太后对西方列强阻止她废光绪已经相当恼火,但最后决裂的决心,也还没下。义和团已经大批拥入北京,到处杀洋灭教,使馆区遭到严重的危险,但朝廷却依然颁布一些上谕,官样文章地让步兵统领衙门捉拿拳民。总理衙门跟各个使馆的联系,也没有中断。但西摩尔联军进北京,却是北京的朝廷所不能接受的,朝廷更希望的是,各个使馆自行离开。但使馆人员,在遍地义和团和对洋人怀有敌意的清朝正规军的情况下,凭几百个人的卫队,当然不敢冒这个险。西摩尔联军出发的时候,清朝已经决意派人劝阻,劝阻不了,就开战。结果,派出去劝阻的人,中途被义和团拦住,而派出阻拦的清军,却到了前线。

由于谁也没有料到局面会突然坏到如此程度,所以,西方在华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准备,西摩尔联军实际上是匆忙组成的,成员大部分是舰上的水兵,平时都没怎么用过步枪,枪械也是拼凑起来的,还不及清朝的正规军的好。好些人使用的是老式步枪,还是有烟火药,一开枪,就会暴露目标。统帅西摩尔,也是一个英国海军将领,对于陆战,大概只有教科书上的知识。这样一支临时拼凑出来的军队,连兵带官,一共2129人。由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个国家的军队拼出来的。要说八国联军,西摩尔联军,才是八国联军,后来正式开战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十一国联军,中间还有规模不小的一个中国人军团。

西摩尔联军的主要使命,就是接人,所以,只带了几天的口粮和弹药。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在天津乘坐火车,迅速赶到北京,然后接上人就撤回来。正因为准备严重不足,军队基本上没有野战素质,所以,联军对于火车有太多的依赖,无论行军还是打仗,都需要靠火车做活动的堡垒,好像在军舰上一样。所以,一旦铁路中断,而且他们没有力量修复的时候,仅仅派出一支小部队试探着步行前进,遇到强烈阻击后,又退到了火车这里。无奈,只好徒步后撤,因此遭到了比前进时更为巨大的损失。

出发的时候,由于中西关系并没决裂,他们还要求中国铁路局给他们提供车辆,在遭到拒绝之后,才强行占据火车,自行开走。路过清军聂士成的部队驻地时,相安无事,用西摩尔的话来说,他们还互相致意了。聂士成这支在京津武卫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刚刚还在跟义和团为难,显然没有接到阻击西摩尔联军的命令。只是京津铁路,一路都遭到了义和团的破坏。联军只能走走停停,边修路,边行进。还好,当时的京津铁路是双轨,义和团的破坏,也不够专业,所以联军可以利用另一条路的材料修路。义和团也不断袭击联军,由于刚跟洋人发生接触,刀枪不入的神话还有市场,尽管一片片地倒下,还是有穿着红肚兜、带着符咒的义和团民猛扑上来。对于死掉的人,义和团的大师兄会解释为这些人做了不洁的事,比如沾了女人。好些义和团民相信,中弹死的人,不是真的义和团民,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的,就疯狂地扑上去。当然,仗打到一定程度之后,这样的解释就没有人信了,这就是为何在北京围攻教堂和使馆的义和团的狠劲儿会越来越弱的原因。

尽管如此,向北京进发的西摩尔联军,在跟义和团的交战中,也没有多少损失。最大的兵员折损,是一个五人小组意大利兵,被隔在了后面,结果被上千义和团围住,大卸八块。一路上,反倒是义和团尸横遍野,遗尸数百。西摩尔联军被最终阻止,是因为车到廊坊之后,发现前面的铁路大桥,遭到了彻底而且专业的破坏,显然不大可能是义和团所为。而阻击他们的人中,出现了清朝的董福祥军队的旗号,武器也由大刀,变成了新式快枪。而联军方面粮食已经耗尽,弹药也快没有了。只好后撤,等待国内援军,再卷土重来。其时,北京城里,清军加义和团对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的围攻已经开始,候援无望的在京洋人,只能依靠四百多人的卫队,决死一拼。显然,剽悍的董福祥回民部队,对于攻城略地,并不擅长,而作为偏师的神机营和虎神营,也是白给。义和团的战斗力和勇气,在北京大概由于杀了太多手无寸铁的教民,第一次碰上抵抗,未免手足无措,也大打折扣。不仅使馆没有攻下来,连只有四十一个洋兵的西什库教堂,也岿然不动。

但是,撤退的西摩尔联军,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因为他们碰上了京津一带兵力最强、武器也最好的聂士成部。这时候的聂部,已经接到了进攻联军的命令。聂士成的部队,不仅在人数上占优,武器也不差。如果不是联军在撤退的途中,碰巧撞上了清军的西沽武库,即枪械和弹药库。守卫武库的人,又是如此没用,非常坚固的堡垒,火力又足够的凶猛,但被联军的一个连队从上游渡过河,包抄到堡垒后面,搭梯子爬上去,就攻下来了。联军缴获了将近一万支新式步枪,装得满满的弹夹,还有大量的德国造大炮和机关枪,这些武器,甚至还没来得及装备中国军队,就都成了联军的战利品。战利品中,还有成包的大米和饮用水。联军因此得以更换了装备,补充了弹药和粮食。

这回,轮到聂士成的部队吃苦了,前一分钟还在轰击联军,让他们抬不起头来的聂军大炮,很快就被联军打哑了。尽管如此,联军二百多人的伤亡,主要都是聂士成部造成的。只是,在后来的历史记述中,这些战绩,都被记在了义和团的名下。

在义和团史的叙述中,阻击西摩尔联军的廊坊大捷,是义和团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说,阻击西摩尔联军,义和团的确参与了,表现得也的确相当英勇。可惜,他们的作用却真的有限。如果不是清朝正规军参与,炸掉了铁路桥,而西摩尔联军对火车又过分地依赖,联军是可以进北京的。

两摩尔联军的铩羽而归,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轻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军队糟糕的战绩,让西方人对中国军队极度轻蔑。在联军统帅看来,只要火车一响,京津之间不长的路,晚上就可以抵达北京,跟英国公使一起喝茶了。即使有抵抗,中国人也照例会望风披靡,即使,联军仅仅是一支杂凑的军队,很多人很久都没摸过枪了,又严重缺乏重武器。统帅基本上没有陆战经验。显然,西摩尔海军中将,是把此次进军,当成一次秋游了。

但是,失败了的西摩尔联军,客观上,还是让清朝出了丑,而非像过去说的那样,长了西太后和义和团的志气。这样一支不像样的西方军队,给清军和义和团造成的伤亡依旧巨大。至于义和团,尽管表现出了自己的蛮勇,但经此一战,蛮勇却昙花一现,不怕死的集团冲锋,就此不见。待到八国联军大队人马开到,义和团大部分已经作鸟兽散,连影儿都没了。

义和团的勇武化为乌有,但脸上的油彩却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