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心”培福慧

佛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平日待人处世能给人方便,广结善缘,必能响应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因为自他不是对立而是一体,唯有在成全他人的过程中,才能完成自己。如何“用心”来待人处世,培植福德智慧呢?须做到下面六点:

第一,用孝心重整道德伦理

中华古代文化主张三纲五常,主要在孝道的阐明。孝,是对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扩而充之,对兄弟的孝就是悌,对朋友的孝就是义,对国家的孝就是忠,乃至对众生的孝就是仁。要重整伦理道德,应从发扬孝道精神做起。

第二,用爱心拥有快乐生活

有爱心就会广结善缘,与人为善。你看,社会上有些人左右逢源,有些人却惹人嫌弃;有些人孤独寂寞,有些人却受人欢迎,这都端视我们平常是否愿意广结善缘,与人为善。宇宙万法互有关联,在我们不断地付出,帮助别人之际,其实受益最大的是自己。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无论是财物上的周转救急,语言上的鼓励安慰,乃至一个点头,一抹微笑,一句问好,一瓣心香,你有爱心,就会拥有温馨快乐生活的泉源。

第三,用慈心与人和谐相处

慈悲之心,生生之机也。古人有“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慈悲善心,人我之间的相处,又有何不能彼此尊重包容、和谐相处呢?所谓一念慈祥,可以酝酿和气。人与人多一分的体谅和善待,常以慈和的爱语,慈祥的笑容,慈悲的善行来相处,一定能增进人我彼此的和谐。

第四,用悲心成就利生事业

佛陀为怜悯娑婆世界众生的疾苦而应化世间,并宣说种种离苦得乐的妙法。有谓:“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药,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效法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参与赈饥施贫、养老育幼、友爱服务、急难救助、净化人心等,成就利益众生的弘化事业。

第五,用喜心涵容宇宙万有

有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严,烈日秋霜。”这说明处世做人都要上应天理,下应人事。身为有情识、有智慧的人类,面对成住坏空的世间法,我们若能以慈悲心同体共生,以欢喜心尊重包容,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风霜雨露、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乃至法界众生,一切宇宙万有皆能涵容接纳,和平相处。

第六,用愿心创造圆满人间

四大菩萨依悲智愿行,摄化法界众生;十方诸佛发慈心悲愿,成就佛国净土。世界上最宝贵的能源、最殊胜的财宝就是我们的心。愿从心生,发愿即是发心,如果人人发心、发愿以慈悲智慧,自利利他;发心发愿用欢喜融和,利乐众生,那么就能创造圆满安乐的人间净土。

所谓“厚德以积福,修道以解厄”。想要拥有福慧双全的人生,用这“六心”,可以培养“六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