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泉——我与邵阳

每个人的心头,都会喷涌着一些记忆的泉水,滋润着自己的人生,滋润着自己的事业。

我的心头,时常喷涌出一股温暖的泉。那是邵阳,一片令我神往的土地。

我的故乡涟源,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隶属邵阳行署。1961年,我从山城冷水江市入伍,两天后,我们这批刚刚穿上军装的新兵,被汽车拉到了一座威名远播的城市,那就是邵阳。我们被安排住在一座河边的学校,一有可能,我就从这座学校溜出来,看河,看桥看街。这时候我这个从山里走出来的17岁孩子的眼睛瞪大了。啊,这么多高高矮矮的房子排在一起,组成那么那么长的一条街道。比起我到过的蓝田街上,比起我经过的冷水江,气派到哪里去了!世界原来这么这么的大啊!

三、四天以后,我们这群兵娃娃,走出这座学校,坐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趟火车,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去了,去闯**更大更大的世界了。

七年过去,在汕头城里住过、在广州街上走过的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那片故土。我工作的涟邵矿务局,是邵阳地区的一个大企业。1969年,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举办一期通讯员学习班,我们矿务局,被地区当作一个县一样看重。我作为涟邵矿务局的代表,参加了这一期后来被一些“老新闻”戏称为“黄埔军校”的学习班。就在这期学习班上,我钻过武冈东方红煤矿的洞子,穿过绥宁山上的大林子,住过城步的苗寨,走过新邵的石马江流域,饱饱地领略了邵阳——这片神奇土地的风光……

有一年,一群朋友——其中有当年一起住“黄埔军校”的肖祥海——突然闯进我在湖南日报的住舍,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办报了,办一张邵阳地区的报——《邵阳日报》,他们是到湖南日报来学习的,来熟悉一下编稿——组版——印刷,一张报纸出版的全过程。我听了心里真高兴,为他们,为这张报纸的前程,深深地祝福!

他们要我支持他们的事业,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将注入我对这方土地的深情,对这方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深情,对用生命之泉滋润这张报纸的友人们的深情……他们要开辟一个“在外地的邵阳人”的专栏,约我写稿。我立即举笔,把一个一个我熟悉的事业上有建树、人生有特色的邵阳朋友写出来,寄给他们发表,报告给那一方父老乡亲!

如今,邵阳地区一分为二了。我的故乡,归属到娄底地区了。然而,我仍然觉得,邵阳是我的故乡。我的心头,时常涌动着一股思念邵阳的温暖的泉。这股泉,一直滋润着我的创作,滋润着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