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

读罢下面这封信,我久久地沉浸在一种难言的激动中。

“读了《凤凰有这样一位文学“疯子”》(见一月十五日《新闻人物报》),我泪如雨下,田晓清不仅是文学的“疯子”,而且是事业上的“才子”,名利中的“傻子”,患了不治之症,还在不息地追求,实令人起敬……我寄来一千元,是由大家资助的,请转交田晓清同志,并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

一位多么有远见的企业家,他不满足自己领导的企业在经济效益上对社会的贡献,而是把目光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投向那个似乎不可视、却又是无比广阔的人类精神世界!他下大力气使自己的工厂生产另一种产品,那是更高档次,无比珍贵的“产品”——精神文明的产品。

他叫武俊瑶,湖南省零陵卷烟厂的厂长。

那一年,临时工李玲爱唱歌,有人嫌她唱歌耽误上班,说了风凉话,她受不了刺激,跑回农村老家去了。武俊瑶得知她有音乐天赋,立即派人将她接回厂来,并为她创造条件,让她施展唱歌的才能,又多次找她谈心,鼓励她:做好工,唱好歌,为厂争光,为家乡妇女争光!

一年多时间过去,人生的幸事。终于降临到了这位年轻姑娘的身上,北京寄来一纸通知:让她进京参加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复赛。她去了,带着厂长和全厂工友对自己的期望去了。她回来了,带着大奖赛一等奖的奖杯和彩色电视机回来了。武俊瑶又为她召开了庆功大会。给了她重奖。

名歌手,就这样走向了全国歌坛!

不久,厂里正式将她招收进厂,分给她一套房子,并送她到湖北音乐学院深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人走出来了,一批人跟上来了。在厂里召开的一次精神文明奖励大会上,一个单单瘦瘦的青年走上了领奖台。他叫郭威,年仅十八岁。一年前,他高考落榜,带着忧伤,垂头丧气地进了零陵卷烟厂,当上了一名临时工。烟厂青年工人中那种刻苦自学的风气,使小郭很快振作起来了。他带来了很多的文学书籍,开始下苦功学习起来。

他偷偷地写开了。一篇一篇稿子寄出去了,一篇一篇的又寄回来了,不知送走了多少个难眠的夜晚,终于有一天,他拿信的手颤抖了。

那是《小说林》编辑部寄给他的信,通知他寄去的作品被采用了。这是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鸟》。《小说林》发表后,《小说选刊》又转载了。年底,又被《小说林》评为优秀作品。

消息被武俊瑶知道了。这时,恰逢厂里招工,小郭被招进厂里来了。不久,武俊瑶找到宣传科长说:“对这样的青年,要重奖!”武俊瑶大笔一挥,郭威一次便领到一百元奖金。之后,武俊瑶又鼓励郭威说:“小伙子,好好学,基本功练扎实了,厂里送你上大学里的作家班!”

扎扎实实的工作换来了实实在在的荣誉。如今,厂部办公室里挂满了各种奖镜、锦旗:全国法律知识竞赛集体组织奖;全省时事政策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这也是“产品”,这也是“鲜花”。这是一个企业更荣耀的“产品”,这是人类社会更鲜美的花朵!

老武,感谢你和你们工厂,这样有远见地支持文学事业,这样热心地爱护文学人才!虽然,田晓清已经不能亲自读到你这封信了,但他创建的湘西文学社这朵文学之花,会在艳阳下开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