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今天,我仅以一位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和作家的身份,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谈几点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在座的各位切磋交流。

一、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认为这个总目标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二是社会主义。中国有着五千年悠长的文明史,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还不足一百年,如何处理好五千年与一百年的关系,认清和梳理这两部分文化遗产,是我们不至于走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精华大于糟粕。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经验也有教训,当然,成功的经验必然伴随着失败的教训。

中国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里面既要改掉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也要改掉社会主义理论中不适合中国的一部分,将这两者最优秀的文化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建立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它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反腐中“打老虎”还要难。从宏观层面上讲,它涉及国家管理体制的根本改变;从微观上讲,我们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知识更新、思维方式更新的挑战。古人言“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政府依法行政,第一是法律的公正与科学,第二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操守能否保证依法行政。现在,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人员,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对法律的敬畏。

国家治理现代化,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一个改革的前沿科学,其借鉴应更多来自外国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亦可发挥很大的作用。西方的公务员体制源于中国的文官制度,这一点,我们在改革中仍可借鉴中国古代的经验。

三、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认识。

所谓“深水区”,就是摸不着石头的石头,是需要“浪里白条”这样高水平的潜水员才有可能潜到最深处的各种秘密。

我个人理解,这个深水区不是指问题隐藏得很深,大家看不见,而是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不然,就不会说这一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所谓改革,就是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历史有周期率,改革也有周期率,举王安石、张居正为例,都是在各自朝代的中期,都是从建国之初的相对公平、人民休养生息到新的权贵集团开始肆无忌惮地掠夺财富……

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但改革若不得罪于巨室即各种各样的权贵集团,则改革将半途而废。所谓深水区,就是如何调适社会的利益结构。藏富于民,国必安之;敛财于国,民必反之。前车之鉴,不可忘记。

四、中国梦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全中国人民的认同,得到世界的赞誉,需把执政党的道路自信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纵观共产党九十多年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各三十年。第一、第二这两个三十年,由毛主席主导;第三个三十年,由邓小平主导,这第四个三十年,有理由相信,应由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主导。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其核心是民族复兴,国家中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商品输出大国,同时也是文化输出大国,更是价值观输出大国。这是当代的中国梦,也是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的理由。相信经过我们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2014年4月30日

在湖北省人大干部讲堂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