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壁上的情谊

历史的长河淹没了世间多少人,许多事;历史的长河,又记住了世间多少人,许多事。

20世纪90年代末,我与全国数千名作家联手,创建了“作家爱心书屋”。继而,又将那些名震天下的文艺名家给山乡青少年的题词、赠语,刻成碑石,在巍峨的龙山脚下,在秀美的白马湖边,建起爱心碑廊。这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将照亮山乡青少年成才的路程。

在“爱心书屋”与“爱心碑廊”旁,能不能建一个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从事创作的基地呢?那将是一座作者与读者、文艺家与人民间的桥梁啊!

一个春意融融的日子,我们来到了这个半岛上,穿行在桔树丛中。渐渐地,我们在这里停住了脚步,面前是数十里开阔的水面,风卷着一层层波涛,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怎么样?”我问同伴。

“好啊,这可是一个呷活水的地方呵!”什么时候跟在我们身后的当地的一位农村老大娘开口了。

这是大娘的吉言。呷活水,就是说这个地方能红火,能发达。这,并没有使我动心,在我心头溅出火花来的,是“活水”两个字。水,生命之源。鲜活的水,养育着鲜活的生命。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活水,是文学艺术家的活水!早在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精辟地指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告诫广大文艺家,要长期地、全心全意地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去汲取创作的养料。这篇光辉的讲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的文艺家,深入生活,学习群众,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文艺精品。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广大的文艺家亲近基层,亲近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吸取创作的养料。想到这里,我建设文艺家创作之家的信心更足了。

然而,我们手里没有一分钱,这个“家”怎么建起来呢?苦思冥想中,一张张书画家的脸出现在我的面前。对,借他们手中的笔,为这个“家”的建设,筹集第一笔钱。不久,一个书画笔会,就在这个湖边进行了。颜家龙、李立、黄铁山,献出了他们精美的作品。虞逸夫、朱训德、欧阳笃材、邓先成、聂南溪、邓辉楚、黄定初、谭仁、李儒光、柯桐枝、周宗岱、何满宗、陈羲明、王金星、王金石、胡立伟、石纲、旷小津、陈明大……一大批书画家,来到创作之家的建设工地作画,答谢各方朋友。邵阳酒厂、长沙海关、娄底大汉公司、长沙嘉年华巴士公司、涟源市建设局等单位,率先为我们这个“家”的建设,给予了热情的支持。

这个小小的建设工地上,曾出现过长沙市市长、作家谭仲池的身影,曾留下过三湘大地的旅游大侠叶文智的脚印,他们都给这里留下过爱心。

省委宣传部三任部长黄建国、李江与蒋建国,和省长周伯华、省委老书记熊清泉,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涟源市委副书记殷另姣,都把一片关爱洒向了创作之家的建设。

寒风里,省政府参事、著名作家弘征,与我一道,站在娄底街头签名出售《今生有缘》这套书,筹集资金来发放民工的工资。

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和《真情风采》栏目,《三湘都市报》与《湖南日报》也为这个“家”的建设付出了心血。

省广播电视局局长魏文彬、娄底电业局的领导,为创作之家的卫星电视接收与通电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省交通厅拨出40万元专款,为创作之家修建水泥路;省财政厅也拨款给予支持;娄底市城管局与园林处用爱心与花木,美化我们这个家……

……

这些,这些,如同“爱心碑廊”里的一块块碑石,立在我们的心里,立在广大文艺家的心里!

一位哲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一位乡亲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于是,我写下了这篇短文,将这些情谊刻上石壁,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这个家的建设付出过、奉献过的人们!

(原载《娄底日报》200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