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路

谁没有自己的家乡呢?

出门在外的人,谁又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谁又不归乡看看故土上的父老乡亲呢?

于是,一条路,就在这些人心中占有沉甸甸的分量。

那是回家的路;那是归乡的路。

我的家,在湘中那片山地。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就离家了,走出了那片山地,到外面闯**天下来了。然而,不管我走得再远,那故土上的那栋老屋,那老屋里的父亲、母亲,那伯叔子侄一大帮子亲人,却像一砣磁铁,紧紧地,紧紧地吸引着我。于是,我就经常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回回来来……

这条路,是我的一部书,一部思乡的书。路的这头,是我供职的地方,路的那头,是养育我的地方,是我的家。

这条路,更是山里人的一部书,记载着山里人的辛酸与欢欣,记载着那片山地的昨天,展现着那片山地的今天。

一块青石板铺就的路在屋前的田垅里喘息一下之后,就抬头了,抬头爬上了屋前屋后的那座大山。祖祖辈辈的山里人,就靠着这条路出山、进山。山里人肩上的担子、额上的汗水,脚下的草鞋和他们沉重的喘息声,洒满了这条路,打磨着这条路,一年年、一月月地磨,一代代、一辈辈地磨,这条路上的青石板,就磨得像镜面般的光洁平滑了。

这是承载着我们山里人沉重生命的路啊!

十四岁时,我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路出山的。早先那几年,我也是沿着这样一条路归乡的。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一条年轻的公路,威威武武地在山那边出现了。那一年,我从部队回来探家,坐了汽车,换火车,坐了火车,又换汽车,终于坐到了山的那边。翻过这座山,就是自己的家。真快啊!当时我心里是多么的兴奋!

又是好多年过去,山的这边,我的家门口,也有了一条简易公路了。村子里一些头脑灵活的人,买回了拖拉机,接送村子里的人出山、进山。那时,我从长沙回家,八、九个小时就可以进村。这比起坐火车到山那边来翻山回家,又要便当多了。

年前的一天,一个冬阳融融的日子,省高速公路局邀请我去看一条路。

“什么路?”电话里,我问。

“潭邵高速公路。”

“通了?”

“通了!12月26日,毛主席过生日的日子,就正式开通!”

我很兴奋,欣然接受邀请。陪同我们的,竟是我的老朋友,省高速公路局副局长冯伟林。出了长沙,我们乘坐的旅行车,驶过新修的湘江大桥,就进入潭邵高速了。只见路面又宽又平,就如同行驶在飞机场的跑道上。路旁的房屋、树林,飞速地从面前掠过。一块块提示牌,不断地惊动我的眼睛:湘潭、湘乡……一不留神,又一个地名出现在眼前,几十公里路抛到了身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水府庙。再往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娄底了。看看,看看这有多快!

几天以后,我特意驱车回了一次家。从长沙出发,到达我家老屋门口,只用了两个小时零五分。这次回家的感觉,真好!

是啊,高速公路,使地球变小了,使家变近了。路啊,你确是一部书,一部反映时代发展、历史变迁的史书啊!

(原载《财富地理》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