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歌响彻

壮歌响彻

壮人善歌。

据西汉刘向《说苑·善说》载,楚国令尹鄂君子晰泛舟湖中时,突然听到一阵阵悦人的歌声,一打听,那是当时流行的“越人歌”。后经考证,这是今壮侗语民族民族先民唱的。《太平寰宇记》也有昭州(今广西昭平、平乐)壮人“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毫无疑问,壮人以歌代言,以歌行乐,早就是一个十分普遍的习俗。

壮族古代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交流感情、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通常以山歌为载体。过节喜庆之时,大家高兴,就聚在一起,唱歌以乐;择偶时,不知对方底细,就用歌来探询;劳作时,累了乏了,就用歌来消解;农事节令,怕后人记不住,就用歌来记录;哪怕是问路,善歌者也是用山歌来探问……在壮区,空气里都是音符,大地上都是琴键,挥挥手,跺跺脚,便有歌声应和,此起彼伏。

在百色,山歌的格体有很多种。田东的嘹歌是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的;靖西、德保的山歌是二句式的;田林、西林的山歌是三句式的;田东、田阳的山歌则是自由式的。曲调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或委婉深沉,或悠扬嘹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各具特色。而在所唱的山歌中,田东的排歌、嘹歌最为著名。右江两岸,几乎人人会唱。

排歌,壮语叫“欢排”,多以五言七言为基础(也有字数不定的),每首句数不限,短的几句,长的几十句、几百句,可以“成排成排”地唱下去,直到把想表达的内容唱完为止。嘹歌的格体则严格一些,每首四句,尾部“嘹”音必须拖长,故称“嘹歌”。早在明代,嘹歌就产生了。传说当时战事频繁,田东一带的青壮年为躲避征兵,躲进了广养村广养岩洞里,平时烦闷,就唱山歌。后被一个歌师发现,得以整理成册,但在返归途中,风大船翻,歌师只好携带歌书在当地教歌,嘹歌就这样传开了。

壮人好歌。

百色所属各县,在不同的节日里都设有歌圩。

这是个专门为唱歌而设定的一种活动形式,壮话称之为“圩欢”、“窝坡”等,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聚会唱歌。歌圩自宋代始流行,宋周去非《岭南代答》已有记载。其内容无非有三:一是交友择偶,二是赛歌,三是自娱。歌圩有节日性的,有临时性的。节日性的歌圩一般是在农历正月至五月,以及秋季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多设在数村交界的空旷的田野或坡地;临时性的歌圩是在圩市、婚嫁、庙会赛歌、新屋落成之时举行,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最隆重的是节日里的歌圩,来唱歌的和来看热闹的,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上万人。那一天,四方的来路上,赴会的壮人络绎不绝,语音四起,尘埃滚腾,惊得飞鸟不敢落脚……连续两三天都是这般情景。

赶歌圩的人各怀心思。上了年纪的,只想趁这机会,会一会以前的老友,过过对歌的瘾;不唱歌不会友的,纯粹就是来看热闹,打发时间;小孩子只因觉得好奇、好玩,就紧赶慢赶地扯着大人的衣襟跟着来;未婚的男女才是这歌圩的主角,因为这是一个社交场所,是择偶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彼此的眼睛都是瞪得亮亮的,心都是跳得急急的,都希望能在这几天里心有所属。

原先,彼此都是不认识的。男的一伙,女的一群,在歌圩里盲乱地顾盼生姿地走动着。后来,这一伙的眼神和那一群的眼神突然就对上了,就都停下来,男的抛出《见面歌》:“风吹马尾千条线,高机打布万条纱;不知妹你叫什么,不知何处是妹家?”女的就接住:“哥问妹家也好查,妹住坡脚那一家;四周种有相思树,中间有蔸木棉花。”彼此就对唱起来。唱着唱着,就有男的看上了某个女的,男的就有意专门和她唱。女的脸一红,男的就知道有戏了,就靠上去,把她带到另一边去了。这一回,孤男寡女在一起,唱的内容就不一样了。《爱慕歌》《交情歌》,越唱越深入,唱得脸红耳赤,唱得词穷语乏,唱到日落西山。此时,看热闹的人已渐渐散去,剩下那些以歌交友的男女了。草丛旁,大树下,水溪边,石缝中,都是一团一团的黑影。歌也是断断续续,时急时缓。最后,歌停了,男和女互赠信物,再唱一次《约歌》。这《约歌》正如电影《刘三姐》里所唱的:“想吃荔枝不怕远,想吃龙眼不怕高,来日歌节再相会,莫学吃蔗把尾抛。”相约下一次见面,这次歌圩就算是有了个结果。

尽管现代社会的恋爱方式多种多样,但百色的很多壮族地区,仍然没有改变以歌会友、以歌择偶的传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