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语文

人生百态,世象纷披。小说家用小说铺叙悲欢离合,灵肉升沉;诗人用诗行展示锦心绣口,咏叹讽颂;剧作家用剧本舞台打造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而一些沙粒一样生存在普通民众中的无名氏们却在不经意中磨砾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民间语文。之所以称其是民间语言文本,因为它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来自各式各样的生存职业中。历史向来有正史野史之分,而所谓的民间语文是地道的野史,是流行于民间的阅读传吟文本。上不得大雅厅堂,却也将民风民意反映得淋漓尽致。那些妙趣横生的段子及打油诗常常在民间无翼流走,增加了普通人交流的话题,平添了茶前饭后、工间休息的谈资乐趣。

这些东西有一种来自真实生活的粗糙,但却在粗糙甚至流俗的文本中毫无顾忌地揭开了生活与时代的面纱,**出生活中的丑陋及弊端。例如“工农商学兵,都刮吃喝风;东西南北中,无处不吃公。口中没有味,开个现场会;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要想多喝酒,基层走一走”,就是讽刺公款吃喝由风而疯的。“贪污的都是管钱的,受贿的都是有权的。”“一座大楼盖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直言反腐败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逮个赌徒过赌瘾,捉个野鸡泡一泡;穿黄的穿蓝的,张口都是要钱的。”“大盖帽”指的是公检法、工商税务等国家执法和行政管理人员。“大盖帽”是权力的象征,权力的行使,直接影响百姓生活。这些顺口溜的形成,辛辣地反映了执法队伍中确实有害群之马。正是这些害群之马严重地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形象。“不跑不送,听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一万元挂个号,五万元划个道,十万八万买个帽。”讽刺的是为害最烈的用人干部制度的腐败。生活中那些又跑又送的官员,大多是迎合型的一类,他们不屑于独立思考、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巴结讨好逢迎的心思上。手里时刻准备两把小筢子,领导哪里痒痒朝哪儿挠。正是这些混世魔王不惜以伏地之姿搏得领导的欢欣与信任,不仅不干事就可以保住乌纱帽,而且还会迅速得到提升。这样的干部缺少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最重要的素质,即脚踏实地干实事一心为公的精神和工作上的创造性。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样的官员执权会依然提携同类,长此以往,只有恶性循环的份了。所以有顺口溜唱道:“蹲在台下朝上看,坐着一群贪污犯,举起机枪扫过去,没有几个冤假案。”足以反映民间对官场腐败的深恶痛绝。

“一生献给党,老了没人养,想要靠儿女,儿女也下岗。”说的是下岗老工人的生存现状。“六十年代整人,七十年代防人,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九十年代人宰人。大目标越来越小,小目标越来越大,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道德水平越来越低。”社会公德问题引人关注,新的道德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运用文化视点的综合视野来看民间语文,不免流于琐碎或低俗,但也丝毫不乏辛辣和直率。像“母老虎发横,公老虎**”就是对领导专横跋扈、独断专行和好色玩弄女性的绝妙写照。“发横”“**”四个字,批评的效果远比四万字的文章还要来得猛、棒得多!还有那段流行已久的“工资不动、烟酒靠送、法定的老婆不用”,简直就是精练形象至极。

这些来自底层的民间语文常常是不胫而走的、朗朗上口的。怨而不怒,乐而不**,分寸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是那些搔首弄姿、扭捏作态的骚客墨人终生也写不出来的;是那些中规中矩,只能写累牍八股废话的刀笔小吏们吓死也不敢写的。前一段,官方媒体曾一度呼吁禁段子、禁溜子,并大会小会三令五申订规矩:不听、不说、不传、不信。但我以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整顿党风世风,构建崭新的道德风尚。世风清,民心顺,这些民间语文的文本自然会是另外一种模样。仅仅靠堵、禁,而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恐怕是捂不住的。话语是稀缺资源,知情权,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权利。芸芸众生,弱势群体,无讲台可喧、无报刊可登、无镜头可上,属于言论权力极小的那一部分。是“沉默的大多数”。平民百姓乐时歌之咏之、颂之吟之;怨时叹之哀之,哭之泣之;愤时责之笞之、呼之号之。这种呼唤抒愤懑、摅忧思、包天地万汇,人海世事,以口耳相传。每传一人,每出一口,总加上一份智慧,一份幽默。锻打的结果,是愈加精彩,愈发入骨三分。相信这种民间语文会比官样文章走得更远,流传得更久。倘若上层能从这些文本中听到民意民声,从流传于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真话实说中察纳雅言、提升有价值的东西,以便制定更加完善可行的执政布纲精粹方略,那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了。相信这比几千年前周朝时的政府雇用鳏寡孤独,手摇木铎,走村串户收集民意民声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