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何时走出弱势群体?

每当提笔写起农民的时候,就觉得手中的笔分外沉重,心酸不已。

农民苦,这是实情。但农民似乎有天生的耐力,不论多苦,他们总是默默地承受了,他们已习惯了苦。“庄稼不收年年种”,农民的耐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年年如此。一位作家曾这样描写农民:“他们生存在远离城市、交通闭塞的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着一颗颗种子深入到泥土里,从泥土很浓厚的气息中扎下了根须。”很多时候,农民们也正是一颗苦水相浸相伴的种子,他们永远也离不开泥土,一生的命运被庄稼系在大地上,哪怕是天大的石头落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安心生活着。即使是颗粒无收的年份,他们一样坚守着那片属于他们命根的泥土。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换取属于自己的一粒粒粮食。

古往今来,农民总是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却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农民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农业生产力发展较慢,大部分农民还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十分辛苦。农民苦,然而农民从来就没有抱怨过苦,农民不怕苦,苦中有甜。然而令农民心酸的是来自方方面面的盘剥和欺压。在一些地区,在各种提留和摊派上,农民稍一迟疑或有不同见解,乡派出所的民警马上跟在乡村干部的后面,如狼似虎地去抓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农民忍了。也有少数农民不服,偶而上访和跪拦上级官员车辆,被某些人斥为“跪着的暴动”。可以想见,如今要当农民,不仅身体素质要好,而且心理素质过硬才行,否则难以应付各方面的压力。

现在穷的农民占大多数。虽然近年来农村实施了改革,推出一系列富民政策,但真富起来的占少数。大部分农民处在温饱线上。《读书》杂志曾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的文章,文章分析说:“1985年以后,农民负担就逐渐加重,虽然上面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但很多地方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地方农民的实际负担占了纯收入的15%-20%,为此,有些地方农民已办起来上访培训班!”事实上,1985年以后,由于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农民种田获利微乎其微,有的甚至倒挂。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土地相对较小、土地质量欠佳的地区,农民种田不足以养家糊口。譬如,一家三口种十亩地,每亩地获利200元,才2000元。根本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和供孩子上学读书费用。因而农村很多地方出现了“女耕男工”现象,女的种田,男的外出打工。由于农民大多缺少技术,一般靠体力赚钱,一年下来赚三、五千元算不错了。然而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所以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供不起大学生上学的。为此国家银行推出了助学贷款,但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一些地方农民穷,穷得盼早死,这确实令人心酸。湖北省监利县一位党委书记给国务院领导信中说:“我经常碰到老人拉着我的手,痛哭流泪盼早死。”此信使我想起了1200多年前孟郊写的《寒地百姓吟》,诗中说:“天火灸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骚,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捶钟饮,到晚闻烹炮。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寒地农民情愿像飞蛾那样被火烧死,也不愿活受罪。令人感慨万千的是,这是1200多年前的事呀。如今,改革开放已经多年,农村一些地方的老人竟想早死,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和不解了。我们有那多好政策到底是怎么贯彻的?我们有那么多的乡村干部,他们都做了些什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农民到何时才能走出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