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理念形成

《犹太箴言》说,不要选择那可疑的,不要允诺更多好处和幸福的希望。要有正确的理念来指引你行进的方向。

由此说来,拥有一个好的经营理念,能为企业更好地服务,这是企业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塑造经营理念这一阶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善用时间 挖掘先机

成功的百万富翁都能精于安排时间,使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认识并利用你的时间,是每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有效之路。

一、利用时间差抢先机

在你致富的过程中,你要明白你是在商场上搏杀,在商场上,谁能抢在前面,抢到市场先机,谁就能先富,而且是一种非常迅速的致富。这其实是一个抢时间的战斗。

犹太人有一句口头禅:喝头汤。头汤,意指第一口、第一锅,从他们的喝汤中,你就能品出浓重的商业的气味。

凡在商海中摔打过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领先一步,你想不发财都难!纵观商海,凡第一家饭店、第一间咖啡屋、第一家桌球室、第一个炒股、第一个开网巴……用他们的话讲,开档就有钱,弯腰就见钱。

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中,更是以时间差作为赚钱的第一手段的。善于运筹时间,巧妙利用机会,打“时间差”而成功的商人比比皆是。时间差,可以说是机会,而机会属于那些积极发掘的人。

南非犹太首富巴基·巴奈刚到伦敦时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巴基的赢利有一个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每个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其奥秘就是他巧借了一个时间差。

在星期六这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巴基便可以用空头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用所得款项在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开出的所有支票。巴基利用银行停止的一天多时间,拖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更多的资金。

巧借时间差,巴基为自己赚取了巨大的财富。当然关于时间差的使用,怎么将其用得恰到好处,这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学一学巴基巧妙地借用时间差,它不失为一个这方面的好例子。

二、堵塞时间漏洞

在人致富过程中,时间浪费是所有浪费中最奢侈的浪费,因而你必须找到所有浪费时间的漏洞,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赌住这些时间漏洞。请你仔细看看以下所列的内容,看看是否有这些漏洞。(1)开始行动时的时间浪费:

每天赖床至少15分钟。

没准备好第二天的工作就上床。

吃早饭时,慢慢吞吞。

不认真思考,工作返工。

喜欢闲聊。

办公事之前喜欢办私事。

工作中以没有兴趣为由,磨磨蹭蹭。

(2)混乱造成的时间浪费:

做各种不同的工作。

将问题一一揽过来。

时间没用在正经问题上。

没有优先做最重要的工作。

生产、制造、准备及其他时间不平衡。

工作中时断时续。

是否采用了最妙的方法和手段。

(3)由于贪玩造成的时间浪费:

悄悄出去买东西。

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电影。

外出喝咖啡、会客。

参加不必要的集会。

会见来访者时间过长。

过多地接打电话。

(4)过分执着所造成的时间浪费:

如果意识到再谈也没有效果,那就应该中止谈话。

重要事实的关键所在已经清楚,还要没完没了地调整细节。

过分长期关注一个问题。

(5)办公不得法造成时间浪费:

没有精选阅读材料。

没有抓住读物的中心思想。

没有实行快速阅读。

保存无用的记录。

通过明确上述时间漏洞,可以找出你浪费时间的原因,那么你就有条件堵住浪费时间的漏洞,为赚取你的第一个100万做好良性准备。

三、善用时间的秘诀

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效率就要掌握一些利用和管理时间的技巧与诀窍。

第一,每天的目标都要明确。

奏效是把一项工作完美完成,效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完成。要让一天既奏效又有效率,就应当明确每天的工作。把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几件事,按其重要性大小编上号码由大到小的顺序一一完成。也就是说明天上午头一件事是考虑第一项,把它做起来,直至完毕。再考虑做第二项,如此下去。如果没有全做完,不要于心不安,因为照此办法完不了,那么用其他的方法也是做不完的。

第二,将闲暇时间利用起来。

时间不可能完全集中,往往出现很多零散时间。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时间,把零散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善于处理应对和自由时间。

对于一句成功人士来说,存在着两类时间:一类是属于对他人他事的反应的时间,不由自己支配,称作“应对时间”。另一类是属于自己控制的时间,称作“自由时间”。两类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必要的,要善于协调。

第四,善于运用会议时间。

召开会议是为了沟通信息,讨论问题、安排工作、协调意见、做出决定。会议时间运用得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大家的时间;运用得不好,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五,善于把握时机。

这是赢得时间的最有效的办法。时机是事物转折的关键时刻。抓住时机可以牵动全局,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效果,促进事物的转化,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错过了时机,往往会使到手的成果付诸东流,甚至会造成“一着不慎,全局皆输”的严重后果。所以,成功人士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捕捉时机,把握“关节”,恰到“火候”,赢得时机。

第六,尽量利用便捷、省时的工具。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手段层出不穷,善于利用这些新手段将有助于你节省时间。例如,一个电话比你登门拜访要省时得多,发电子邮件则省去了你寄信的各种麻烦……

创新不断 财富不止

历史的发展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就发展迅速,就会日益强大;如果因循守旧,就会日趋衰落,在世界上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经商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企业不能开拓创新那么你迟早会被淘汰,这是一个极浅显的道理,创新是生意能发展壮大的永恒动力。

石油大王犹太人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绝对地求发展,只要剩下想象力和思维那就足够了。

一位《纽约时报》记者在比尔·盖茨和网景公司电脑神童马克·安德森等人的“暴发”历程后惊呼,盖茨之类的人物仰仗的是超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攀上了世界富豪的山巅。

了解体育的人都知道,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都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也可以借此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老本已成奥运定律。最好的自我安慰就是:有得必有失嘛!

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斯接手举办奥运会,运用他超人的创新思维,才改写了奥运经济只赔不赚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巨额盈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从那以后,争办奥运者如林,因为名利双收,那是铁定的,借钱干也值得!

创新,首先是从政府开始的。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共基金。因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斯接手奥运会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一个账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旅游公司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然后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定了乾坤: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行。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此展开。洛杉矶市长不无夸耀地评价说:“尤伯斯正领导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运动。”那么,尤伯斯如何筹办这届奥运会的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收火炬接力款。奥运会开幕前,要把点燃的火炬从希腊的奥林匹克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城市和近1000个镇,全程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尤伯斯发现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跑是很多人的梦想、引以为荣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公开出卖参加火炬接力跑权利的办法,即凡是参加美国境内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一英里,须交纳3000美元。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尽管尤伯斯的这个做法引起了非议,他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大批的款项还是收上来了,这一活动就筹集到了3000万美元。

·设立“赞助人计划票”。凡愿赞助2.5万美元者,可保证奥运会期间每天获得最佳看台座位两个;每家厂商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能到奥运会上做生意。结果从杂货店到废物处理公司有50家厂商提供了赞助。

·组委会还发行各种纪念品、吉祥物,高价出售。

·消减开销。虽然奥运会大多数项目的开支不能减少,但有不少项目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这就会节省一大笔开支。

首先,洛杉矶1932年曾举行过奥运会,虽然现在奥运会的规模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但以前奥运会的一些设施仍然可以使用。于是他对这些场地简单地进行了整修,这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其次,尤伯罗斯正式聘请的工作人员只有200名,这与前三届奥运会比相差悬殊;慕尼黑奥运会有1600个职员;蒙特利尔奥运会有1505个职员;莫斯科奥运会有2000个职员。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960多名运动员使这届运动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整个奥运会期间,观众十分踊跃,场面热烈,门票销路大畅。田径比赛时,9万人的体育场天天爆满,以前在美国属于冷门的足球比赛,观众总人数竟然超过了田径,就连曲棍球比赛也是场场座无虚席。多杰尔体育场的棒球表演赛,观众比平时多出1倍。各种门票更是被抢购一空。

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就是生产力”的典型成功范例。正如犹太人所言:“今后的世界,并不是以武力统治,而是以创意支配。”

犹太人认为,创新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如同新鲜的空气对于生命的意义。经营者应该不断地在管理上创新,产品上创新,技术上创新,企业形象上创新,以确保企业历久不衰。做一个有着天才般思考的创富者吧。

一个乡下的腌菜店,发展成国际知名的食品加工制造商,而且能全靠个人力量、在不拉外股的情形下完成,可算是经营上的一大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亨利·霍金士。

食品加工业,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行业,但对消费者的影响却是直接的。为了时常调换消费者的口味,不让他们有吃腻的感觉,要时常动脑筋创造新口味的产品,来刺激市场的销路。霍金士在这方面也是个大行家。

“我要让所有口味不同的人,都有他们喜欢吃的食品。”这是霍金士的豪言。为达成他的这一理想,他经营的主要方针,一直都是“力求产品多样化”。迎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固然要制作,适应特殊人口味的产品也要制作。

“所有人都有权吃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管他的口味是多么与众不同,”霍金士有一次对开发新产品的部门说,“供给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是我们从事食品加工业的义务。也许有些产品销路少,成本高,根本不赚钱,甚至算上积压货物还是赔钱,但我们还是要供应。”

这种“赔钱也做的生意经”,亨利公司的高级职员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但几十年来,霍金士始终未被这些反对意见左右,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谁可以改变他的看法,他继续往前走,开拓创新新的口味。据统计,当时亨利公司的产品种类已超过600种,虽然不能说已把握了所有消费者的爱好,但对人们口味的适应已到达齐全的境地,不管是酸甜苦辣,你都能找到一两种你喜欢吃的东西。因此,以色列食品协会颁发给亨利公司货色齐全的“金字招牌”。

霍金士早就看出,工业愈发达,人们的时间愈宝贵,生活中的用品也就要愈简便省时。速成食品如能研究成功,必定会大受欢迎。

他的推测非常正确,当亨利公司的速成食品上市时,的确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有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通心粉,也有用水冲着吃的各种速成粉,为那些每天生活匆忙的人带来了不少的便利,虽然在口味上也许比一般烧做的要差一点。

由此可以看出,霍金士的经营方针并不守旧,他以不断求新的精神,使农产品走向了企业化经营的远大目标。

抓自己钱 最大美德

金钱具有**力,许多人因为金钱而腐蚀了灵魂。犹太人是如何看待金钱呢?这与犹太人的赚钱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他们这些人只抓属于自己的钱,而不抓不属于自己的钱。

犹太人在追求财富方面没有止境,这一点世人皆知。然而,犹太人追求财富的前提是,他们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光明正大地赚钱,在犹太人的眼中,拿不义之财就会受到神的惩罚。

有个犹太妇女购买东西,当她从百货公司回到家里从袋中取出东西时,忽然发现里面一枚戒指,而她并没有买这戒指。她把此事告诉了小儿子,并带着孩子一并去找拉比,请教怎样处理此事。

拉比给他们讲了《犹太法典》中的一则故事: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拉比为了节省走路的时间,以便研究《犹太法典》,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

拉比向阿拉伯人买了一头驴牵回来。徒弟们看到拉比买了头驴回来,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去洗澡,结果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徒弟们高兴得欢呼跳跃,认为从此可以脱离像贫穷的樵夫生活,也就专心致志地研读《犹太法典》起来。

可是出乎徒弟们意料的是,拉比却赶紧领着他们去街上把钻石还给阿拉伯人,拉比说:“我买的只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能拥有我所买的东西,这才是正当行为。”

阿拉伯人非常惊奇:“你买了这头驴,钻石是在驴身上,你实在没有必要拿来还我,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拉比回答:

“这是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最伟大的神。”

听罢这则故事,妇人立即决定回去把戒指还给百货公司,但不知如何解释,拉比告诉他:“如果对方问到你退还戒指的原因时,你只需说一句话就行,‘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请带着孩子一块儿去,让他亲眼目睹这件事。他一定会对自己母亲的正直与伟大永记不忘。”

从此故事可以得到启示:金钱对灵魂很具有**力,而要抵御这种**又是非常有原则的。灵魂的纯洁是最神圣的。经商者应当牢记,只抓住属于自己的钱,而不抓不属于自己的钱!这是最伟大的美德。

履行合同 遵守契约

犹太人的经商史,充满了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遵守契约和维护契约可以保证双方的利益不受侵犯,是做生意能够赚钱的保障。犹太人就是在这“契约”的保障下,赚钱致富的。

犹太人一旦签订了契约就一定会执行,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和风险也要自己承担,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笃信契约,相信对方也是严格执行签约的商人。因为他们笃信:“我们的存在,是履行和神签订的契约。”他们不毁约的原因,是认为契约是和上帝与神的签约,毁约是不可能的,那样就背叛了上帝和神的旨意,就会遇到惩罚。所以,他们在谈判时十分讲究谈判艺术,想尽办法讨价还价。因为不签订合同是你的权利,但只要签订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契约是神圣的,神的旨意绝不可更改。所以在犹太商人中,根本就不会有“不履行债务”这句话。

对于违约者,犹太人自然深恶痛绝,一定会严格追究责任,毫不客气地要求赔偿损失,对于不履行契约的犹太人,大家都会对他唾骂,并把他逐出犹太商界。那么犹太裔人在实际经营中是如何信守合约的呢?

有个小故事可见一斑:有一个犹太老板和雇工订了契约,规定雇工为老板工作,每一周发一次工资,但工资不是现金,而是工人从附近的一家商店里购买与工资等价的物品,然后由商店老板结清账目领取现款。过了一周,工人气呼呼地跑到老板跟前说:“商店老板说,不给现款就不能拿东西。所以,还是请你付给我们现款吧。”过一会儿,商店老板又跑来结账了,说:“贵处的工人已经取走了这些东西,请付钱吧。”老板一听,给弄糊涂了,反复进行调查,但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证明对方说谎,因为毫无凭证。结果,只好由老板发了两份开销。因为惟有他同时向双方作了许诺,而商店老板和该雇员并没有雇佣关系。

犹太商人由于普遍重信守约,相互间做生意时经常连合同也不需要,口头的允诺已有足够的约束力,因为“神听得见”。犹太商人首先意识到的是守约本身这一义务,而不是守某项合约的义务。

犹太人都十分守约。只要和他们签订了契约,你就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他们信任契约,相信签订的双方都是会严格遵守的。因为他们深信:“我们的存在,是履行和神所签订的契约。”

由于各个国家对契约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所以犹太人在与人做生意、打交道时,总是小心谨慎,因为他们对对方不了解,不清楚对方是否会守约,所以他们开始不太信任对方。尤其是第二次与不守约的人交往时,犹太人根本不会相信所签订的契约。

因此,在与犹太人交往中,要想博得犹太人的信任,第一件重要的事便是遵守契约,无论发生了什么突变事件,无论在任何特殊的环境之下,都要毫不保留地做到这点,否则你便是枉费心机,因为犹太人绝不会信任一个对他们的“神”不敬的人。

日本的“粮油食品出口大王”是深受犹太人信赖的朋友。他是怎样获得这来之不易的信赖的呢?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纵然吃大亏也要守约”,所以在他的经商过程中处处体现了这句话。

要取得犹太人的信任,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与犹太人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日本人虽然愿意签订具有束缚力的协议或合同,但在他们看来,事情总是在变化的,所谓最终协议根本就不存在。协议或合同也应根据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加以修正。日本人认为:生意都是靠彼此间的相互信任来进行的。他们称赞建立在真诚、亲善基础上的商业交往。如果缺少这一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他们认为签订严谨的合法的文件实在是画蛇添足。

日本人喜欢表明双方倾向性意见的备忘录,他们难以忍受篇幅冗长、内容详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的严肃性。建立在真诚、亲善基础上的松散协议,可便于双方根据形势和变换情况的需要,改变双边关系的性质。尽管这类协议不存在约束力,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互理解,友好亲善”的意义。

日本人把这种关系看成业务往来的基础。在日本商人传统的观念中,是否签订书面合同无关大局。而口头的承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合同”。有时,虽然日本人也采纳了西方的许多法律条文,在商业交往中,也开始使用文字合同,但是就日本人而言他们并不喜欢合同,他们始终把彼此的信任放在首位,如果没有信任、真诚做基础,一纸合同的分量太轻。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人不相信契约。

《外国投资与日本》一书中这样写道:“外国伙伴与日本商人的最大特点是只相信人而不相信契约。”日本人的这种淡泊契约的观念使他们放弃了具有约束力的严谨的合同所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就是不喜欢经过讨价还价后签订下来的合同。对方是否诚实可靠,是他们最关心的。只要获得日本人的充分信任,他们就会认为双方能够达到平等互利的目的,所以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

《日本的商业与社会》一书曾做过这样的描述:“他们很少对合同细节进行争论和商业谈判上的拖延,但它往往是获得相互信任的一个过程,而不设法以合同的细节来保证双方的权益受到意外的伤害。信任一旦建立后,双方珍视这种得之不易的关系。在这种基础上双方结成真正意义上的互惠互利、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的伙伴。”

日本人认为,合同上的字可以按照情况的变化而更改,他们看重的是对合同的理解,而不是合同上的字眼。事实上,在与日本商人签订的合同的结尾,一般都有可作修改的规定。日本人一旦认为合同或协议“基础”不牢靠,他们会毫不客气地终止合同、协议。

下面是一个犹太人做生意十分注重合同的典型例子:有一位出口商A与犹太商人B签订了10000箱蘑菇罐头合同,合同规定为:“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A在出货时,却装运了10000箱150克的蘑菇罐头。货物的重量虽然比合同多50%,但犹太商人B拒绝收货。出口商A甚至同意超出合同重量不收钱,而犹太商人B仍不同意,并要求索赔,否则就终止合同。出口商A无可奈何,赔了犹太商人B10万多美元后,还要把货物另作处理,此事看来似乎是犹太商人太不通情理,多给他货物也不要。

事实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犹太人极为注重合同,犹太人可以说是“守约之民”。犹太人生意经是“重视合同”。他们一旦签订合同,不管发生任何困难,也绝不毁约。当然他们也要求签约对方严格履行合同,不容许对合同有不严谨和宽容。

犹太人对合同的如此重视,与犹太人信奉犹太教有关。犹太教有“契约之宗教”的称誉,旧约全书就被当作“神与以色列人的签约”。犹太教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神签订了存在的契约之缘。”犹太人相信这种说法,所以犹太人不毁约,一切买卖只笃信合同。相反,谁不履行合同,就会被认为违反了神意,犹太人绝不会允许的,一定会严格追究责任,不留情地提出索赔要求。

犹太人精于经商,精通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他们懂得,合同的品质条件是一项重要条件,或者称为实质性的条件。英国法把它视为要件。合同规定的商品规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A交付的每罐却是150克,虽然重量多了50克。但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规格条件交货,是违反合同的。按国际惯例,犹太商B完全有权拒绝收货并提出索赔。根据联合国公约,出口商A的行为是根本违反合同的。根据美国法则是重大违反合同;根据英国法是违反要件。因此,犹太商B这种做法是站得住脚的。

上述案例中,还有个适销对路问题。犹太商人购买不同规格的商品,是有一定的商业目的的,包括适应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的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蘑菇罐头不适应市场消费习惯,即使每罐多给50克并不加价,进口方的犹太商人也不会接受,反而打乱了他的经营计划,有可能销售通路和商业目标受到损失,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本情况的发生,还有可能会给买方犹太商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第二,假设有一国是进口贸易的管理比较严格,而犹太进口商不好在这一个国家做生意,这时假使进口商申请进口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到货是150克,其进口重量与进口许可证重量相比高出了50%,很可能进口国有关部门就要盘查,甚至会被认为是在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多报少,从而给予相应的制裁。

可见,合同是买卖双方相当重视的要件,如果不履行合同规定,买卖双方会因之而面对严重后果。犹太人深知所带来的后果,所以要强调守约。事实上,不仅犹太人,而且世界各国商业活动都普遍重视合同。所谓合同,即是洽谈记录,一方的条件被另一方接受后,合同成立生效。合同经过签字以后,就成为约束双方行为的法律性文件,相应的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双方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签订合同的任何一方必须严肃认真遵照合同办事。犹太商人的成功就与“重视合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