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终结

没错,这个人就是刘邦。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项羽军中有刘邦的卧底和眼线,或者说项羽军中有人与刘邦“暗通款曲”。这个人不断给刘邦传递一些有关项羽军队的最新信息,使得刘邦对项羽军队的最新动向至少有个大概的了解,相反,项羽对刘邦的行动则基本上全然不知。

刘邦的军事实力远不如项羽,在进军关中的过程中,刘邦要想取得先机,项羽与章邯两军的僵持应该是他最愿意看到的局面。一旦这个局面被打破,不管谁胜谁负,对想要入主关中的刘邦都极为不利。秦二世三年 (公元前207年)七月,当章邯准备向项羽投降的时候,刘邦正在从宛城向武关进军的路上。虽然刘邦队伍一路上的军事行动都颇为顺利,只是在武关前受到秦军的阻挠,但刘邦仍然怕项羽会抢在他的前面攻入关中。于是,情急之下,他偷偷地向秦政府派出了一名使者。

这名使者叫甯昌,是魏国人。乔装打扮过了武关后,甯昌日夜兼程地赶往咸阳,他此行的目的是面见赵高,传达刘邦想劝降他的意愿。甯昌虽然进了咸阳,但当时赵高因为“关东群贼作乱”的事情受到胡亥的斥责,躲在家里不见任何人。甯昌在咸阳一连等了多日,最终也没有机会和赵高见面。

这时候,刘邦的军队受阻于武关坚固的城防,迟迟不能前进分毫。一连多日收不到使者的回音,心急的刘邦随即展开“B计划”:派遣手下两位得力的说客郦食其和陆贾去说降武关的守将。正好这个时候赵高也派出使者和刘邦接触,提出了由他与刘邦两人“分王关中”的建议。虽然赵高没有见到甯昌,但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阻止反秦武装的前进。与其坐等别人杀上门来灭了自己,还不如主动媾和,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虽然有了使者的通信,但刘邦知道此时章邯已经投降,项羽的大军势不可当,随时可能在他之前入关。刘邦心急如焚,等不得使者们三番五次地往来沟通,又担心这是赵高的缓兵之计。即便武关的守将原则上已经同意投降,但刘邦不愿意再拖延时间,命令军队趁秦军守备松懈时发动突然袭击攻破了武关。我们知道关中地区是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基本无险可守。刘邦攻破了武关,咸阳差不多就相当于直接暴露在他的眼前。

占领武关后,刘邦挥兵疾驰,一路上严令军队不得骚扰百姓——实际上,急于攻入咸阳的刘邦可能也来不及骚扰百姓。随后,刘邦又在蓝田 (今陕西蓝田县)的南边和北边两次击溃了秦军最后的抵抗。终于,刘邦第一个到达了咸阳城外的霸上。出乎当时众人意料的是,在霸上迎接刘邦的是坐在白车上、脖子上系着白布(表示要自杀)的秦王子婴,他向刘邦纳玺投降。

也许有人问,赵高、胡亥去哪儿了呢?子婴又是何许人也?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两个人都死了。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章邯率军投降项羽后,帝国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断了,秦朝的大势已经彻底无法挽回。赵高由于担心得知实情的胡亥会杀了自己,于是抢先发难,命令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带兵去杀死当时正躲在望夷宫里的胡亥。

得到命令的阎乐以宫里有贼为由,带着一千多如狼似虎的手下冲进望夷宫里,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吓得宫里的大臣、宦官和侍女们纷纷逃命,只有一个还算忠心的侍从仍然留在胡亥身边不敢离去。胡亥这个时候才明白谁是披着人皮的狼。他责怪侍从为什么不早跟他揭发赵高的狼子野心,侍从委屈地说道:“我就是没说才活到今天,要是说了,不早就死了吗?”

死到临头的胡亥没有一点儿君王的气概,最大的愿望竟然是见赵高一面。但赵高怎么会见他?最大的愿望没能实现,胡亥天真地想退而求其次,皇帝做不了,那就做一个诸侯,不行的话就做一个万户侯,实在不行就做个平民百姓。

估计这个时候阎乐也服了胡亥的傻劲儿,他用一种看白痴的怪异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心里嘀咕:事到如今还不了解情况,都不知道他这样的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于是阎乐也懒得再跟这样的傻子多说废话,随手把剑丢在地上,催促胡亥自行了断,不让他再丢人现眼。

话说“天子升天,自有其道”,到了这个时候,虽然胡亥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抹脖子自杀了,算是保留了天子的最后一点儿尊严。

这正是:

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唐·胡曾《咸阳》)

胡亥死后,赵高自己也想过一把皇帝瘾,但当他将玉玺挂在身上,大摇大摆地坐到皇宫正殿里的龙椅上时,整个大殿一阵地动山摇,将他从椅子上震落下来。迷信的赵高认为这是上天不让他坐皇位,只好讪讪作罢,从残存的皇室成员中选了一个叫子婴的来当皇帝。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

要猜测子婴的身份,关键点在于他有两个能和他一起商量着杀赵高的儿子,也就是说子婴的年纪不会太小,怎么着也得有三十多四十岁的样子。因此,关于子婴的出身,现代人有四种猜测。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子婴是胡亥兄长的儿子。有人甚至指明,子婴是嬴政的大儿子扶苏的儿子。但这种说法不一定站得住脚,因为嬴政驾崩后不久扶苏也被逼自杀。这个时候扶苏顶天儿三十出头——考虑到嬴政当时不过虚岁五十的年纪,这已经很过分了。三十出头的扶苏,他的儿子能有多大?十几岁?十几岁的孩子要在三年之后有一对能与之商量杀人之事的儿子,属实有点儿强人所难。

第二种说法是,子婴是嬴政的弟弟。但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长期在赵国做人质,回国后也不过做了三年秦王,有明确记载的后代除了嬴政外只有一个成蟜,而史书明确记载成蟜在公元前239年叛秦降赵,所以这种说法也靠不住。

第三种说法是,子婴是胡亥的哥哥。这种说法最不靠谱,因为史书中明确记载,胡亥当上皇帝之后,为了确保自己的帝位,把他的兄弟姐妹二十多人全部杀光,而且手段是极其残忍的分尸。如果子婴是胡亥的兄长之一,他凭什么能逃出生天。

如果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成立,那子婴的身份只存在最后一种可能:他是胡亥的堂兄,也就是成蟜的儿子。因为成蟜只比嬴政小三岁,他如果有后代在秦国,从年纪上是符合的,而且子婴不是嬴政的后代,也更有理由逃脱胡亥的毒手。

作为胡亥的堂兄,子婴在剩余的皇室成员中年纪最长,且素有贤名。子婴虽然答应即位,却并不愿意做赵高的棋子受他操纵,便在与自己的儿子商量后决定先发制人,诛杀赵高。

计议已定,子婴斋戒完后故意装病,迟迟不去祭拜宗庙宣誓登基。平日里趾高气扬做惯了大爷的赵高一看子婴这小子如此不配合,便上门指责,见了子婴也不寒暄,直接劈头盖脸地骂道:“即位延续宗庙的香火是国家最大的事,你怎么可以再三推辞!”

面对赵高的诘难,子婴没有反驳,他先是低声下气地认错,然后缓步接近赵高,突然从衣袖中拔出事先藏好的匕首将赵高刺死,随后立即派人灭了赵高的三族。

赵高死后,由于秦帝国已失去了大半个天下,子婴不敢再自称皇帝,只能改称秦王。虽然他除掉了赵高,但为时已晚,这时在整个朝廷里,无论是谁都没有能力扭转局势。当刘邦在蓝田击败秦军最后的抵抗顺利抵达霸上的时候,这个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婴只能向刘邦投降,做了刘邦的俘虏。一个强大的帝国,仅仅经历了十五个年头,就以一种略带讽刺的方式走到了终点。

公元前207年十月,时间进入了汉纪元,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1].官名,相当于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