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为什么受伤的就是你 1.整人的机会

1630年2月14日,皇太极为班师做好准备,开会布置遵化、永平、滦州、迁安4城的守城任务。

阿巴泰、济尔哈朗、萨哈粼、索尼、宁完我、喀木图率领正白、镶红、正蓝3旗,镇守永平。

鲍承先、白格率领镶黄、镶蓝2旗,镇守迁安。

图格尔、纳穆泰、库尔缠、高鸿中率领正黄、正红、镶白3旗镇守滦州。

察哈喇、范文程率蒙古将士,镇守遵化。

同时,皇太极写信给留守的蒙古喀喇沁部酋长卓里克图、岱达尔罕等人,要求他们对部下严加管束,不得侵扰剃发的降民。如果有人杀害降民,杀人者必须抵命。抢掠降民财物者,按律严惩。

皇太极担心这些蒙古人不理解,特意说明:“杀一个汉民,没什么不可以的,也不可惜。但是,这会让其他想投降我们的汉民,对我们不再信任,而对我们以死相抗!”

对守城的贝勒们,皇太极明确宣布纪律:如果谁的属下发生滥杀剃发降民的事儿,鞭100,刺耳,罚取安葬死者产生的费用;偷盗抢劫者,如数赔偿,鞭82,刺耳;牛录额真、章京如果不知道手下人犯罪,按失察条例治罪;知而不报,与首犯同罪。

布置完任务后,皇太极在滦河岸边,举行庆祝这次出征胜利仪式,论功行赏,大吃大喝3天。

3月1日,留守沈阳的阿敏,协同留守官员,到辽河岸边迎接皇太极大军。

熟知作战常识的阿敏,对这次皇太极不符作战常例的劳师远征,他和代善、莽古尔泰一样,认为此次八旗兵长途奔袭,凶多吉少,弄不好,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这样想,但见皇太极命他留守,也就没有说。大军离沈之后,他根本不把皇太极交代的事儿当回事儿,不但不在家好好值班,还经常带着家人,到牛庄、张义站等地打猎。关于前线打仗的事,对手下只字不提。

老虎不在家,猴子当大王。皇太极走了,阿敏是留沈大臣的绝对领导。为了保持他的领导权威,他要求开例会时,其他人坐两边,他坐中间,找找面南背北的感觉。

阿敏在沈,盼着皇太极大军受明军前后夹击,然后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被杀死或者被困死。这样,他就可以实现他的人生终极梦想,成为独立王国的一把手,不再看别人脸色行事。

可惜,皇太极不但不在阿敏的预料之内,而且还占4城,带着数不清的财物满载而归。这让阿敏很郁闷。阿敏没有表演的天赋,心里有的,自然就挂在脸上。他在辽河边上,面对凯旋而归的皇太极,既无表情,也无心情。

皇太极回到沈阳之后,岳托、豪格向他汇报了一个情况。

岳托和豪格说,他们先遣大部队回沈,阿敏不但不迎接,而且在他们拜见阿敏时,他居然对前线的战事一点也不关心。两个贝勒远道而来,连一句问候都没有。当时,所有留守大臣坐在阿敏的两侧,阿敏坐在中间,和南明的皇帝一模一样。

同时,岳托留在沈阳的亲信,已经把阿敏这4个月的活动,全部告诉岳托,岳托也如实转告给皇太极。

皇太极听了两个贝勒的汇报,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阿敏对皇太极不冷不热,而皇太极对阿敏,却是超乎寻常的热情,不但非常尊重,在各种场合还时不时地表扬阿敏,说他不在沈阳的几个月里,大贝勒阿敏把政府的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给他很多惊喜。

皇太极回沈后的几天内,主要的工作就是分财物。

满洲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打仗归来分财物。分财物时,什么都忘掉,十分专注。

皇太极和这些贝勒考虑的事情,绝对不一样。经过几天的缜密考虑,他觉得现在必须办一件大事。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这时,是办这件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考虑好之后,皇太极召开管旗大臣以上级别的扩大会议,商量谁去遵化、永平替岗值班的事。

皇太极先给这个人选定了调子。他说:“永平、遵化、滦州、迁安是我后金钉在北京前面的4颗钉子。下一步,我们要攻占锦州、宁远和山海关。到那时,就算这3座城池再难啃,也禁不住我们内外夹击。这样一来,保住4城是关键。在秋后,我一定要亲自去管理这4座城池。在我去之前,我认为,应该派一位指挥经验丰富、作战作风顽强、在后金有权威的人,去担任4城的总督。大家想想,谁去最合适呢?”

大家听皇太极这么一说,都把目光集中在三大贝勒身上。

皇太极继续补充说:“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随我出征4个月,那么大年纪,跟年轻人一样冲锋陷阵,鞍马劳顿,十分辛苦,这次就不必再去了。”

岳托明白皇太极的意思,他说话了:“依我看,二贝勒最符合大汗所说的条件。论作战指挥经验,他是我们这些人中最丰富的;论资格,也是众贝勒里最老的。二贝勒去,可以与大汗亲临相媲美!”

岳托在众年轻贝勒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这么一说,大家都齐声说二贝勒阿敏去最合适。

皇太极顺势也说:“我也认为二贝勒阿敏去最合适。二哥,那就麻烦你走一趟吧!”

阿敏看出来了,皇太极这是非让他去不可。作为久经沙场里的老帅,他心里自然明白,后金军占领的4座城池,等于揉进南明政府眼里的4粒沙子。南明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去的。到那时,北京方向和山海关方向一起出兵,就会把4城的守军包了饺子,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他实在找不出理由不去。众贝勒中,只有他和硕托未随队出征。如果他硬是不去,皇太极依然会处理他,判他个违命之罪。

阿敏想到这里,只好说:“既然这4城池如此重要,我就先代大汗镇守一段时间。不知大汗还派谁去,允许我带多少人马?”

皇太极说:“那就叫硕托陪你去吧。明朝军队,不堪一击,你带5000人马足够。当地还有数万投降我们的明军,足以守住4城。你这次去,主要任务就是守城。”

阿敏想,他的弟弟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左膀右臂,心腹能人。只要济尔哈朗和他在一起,皇太极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他说:“既然这4城对我们如此重要,就让济尔哈朗留下,和我一起守城吧。我这个弟弟,足智多谋、胆大心细,留在我身边,对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皇太极看透阿敏的心思,一口回绝了阿敏的请求。他说:“济尔哈朗这次随我出征,担任右翼大军的先锋,次次打头阵,已经非常辛苦、疲劳了。这次,我又留他守城,已经感到非常过意不去。你去了之后,再不换他回来,于情理不合啊!明军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你去坚持半年便可,不要有过多不必要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