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圈里人都不想做的事,别做

刘之纶,是何许人呢?

刘之纶,是标准的凤凰男。他祖居四川宜宾,世代务农。他从小跟着父兄种地、砍柴,生计很艰难。

为了改变命运,刘之纶入私塾读书。他是个有理想的人,把古圣人作为他的榜样。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书桌上刻“必为圣人”4字。同学因此给他起个外号,叫“刘圣人”。

崇祯上台,举行科考,刘之纶中举。他见天下大乱,有枪便是草头王,对带兵打仗产生浓厚的兴趣,便找来几本兵书,刻苦研读。不论跟谁聊天,他都是张嘴不离兵法,并说得头头是道。

刘之纶不但对带兵打仗感兴趣,还对武器研发着了魔。他自己没钱,借高利贷,组织人制造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仿制西洋大小炮铳。他认为,他懂兵法,又懂现代化武器制造,只要政府给他上阵打仗的机会,他就能立下不朽战功,光宗耀祖。

刘之纶的事迹,被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知道后,就把他推荐给崇祯皇帝。崇祯亲自面试之后,觉得刘之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便破格提拔他任兵部右侍郎,协助兵部尚书管理北京军务。

被皇帝赏识、重用,这让刘之纶非常感动。他下定决心,今生要用鲜血和生命,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皇太极率兵包围北京,袁崇焕下狱,满桂、孙祖寿战死,八旗军在京东肆意占领明政府的领土。整个大明圈子里,人人畏战,都害怕崇祯把自己派到前线,充当明政府的炮灰。

这时,一心想报答崇祯赏识之恩的刘之纶,主动请缨。可是,他既不是东林党圈子里的人,也不是阉党圈子里的人,乃是崇祯一时心血**,从基层拎上来的乡巴佬。崇祯虽然送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兵部右侍郎,送完之后,再也没提过这个人、这件事。

崇祯送官,就像送帽子一样容易。大明圈子里的人,对此心知肚明。

在明政府圈子里,每个人对抗满话题,都是讳莫如深。只要崇祯不提,两个圈子里的人,谁都不愿意提。大家盼着皇太极折腾够了,抢足了,就会回到沈阳去。他们便可以继续过他们花天酒地的日子。

八旗军从北京撤走,让崇祯松了一口气。他现在考虑最多的,不是满洲人,而是狱中的袁崇焕,还有东林党圈子里支持袁崇焕的人。

崇祯身边阉党圈子里的人,更不会考虑皇太极。他们一致在琢磨,如何把朝中掌权的东林党人赶尽杀绝,由阉党圈子里的人取而代之。

刘之纶提出的出兵解救敌占区的老百姓,是重要的事。但是对崇祯、阉党圈子里的人来说,却是重要但不需要的事。

作为明政府的老大,崇祯对刘之纶的建议,口头表示支持。

抗满这件事,得势的阉党圈子里的人,他们不提,也不想让别人提。他们拿后金军没办法,也不想让别人有想法。

刘之纶前去支援永平,自然需要军队。作为兵部右侍郎,他要求兵部给他派点京兵,兵部找借口说北京更需要军队,不能给他派人。他又要求兵部给他派川兵,兵部说四川地区农民叛乱,也来不了。

一心想做出成绩的刘之纶,作为大明圈子里的新人,根本不了解领导和同事的真实意图。在政府不支持的情况下,他居然想出自己招募军队的办法。不过,这也是一个办法,因为战争、灾荒的原因,要饭的、逃难的、军队被打散的,这样的人北京城里有很多。

当兵管吃住,对于为一顿饭发愁的人,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参军,有50%的概率会战死;不参军,100%会饿死。

刘之纶很轻松地招募到1万多人。有带兵经验的,封为副将;有打仗经验的,封为游击和都司,共16人。他把这1万多人,编成8个营。由于立功心切,刘之纶率领这支未经训练过的杂牌部队,便冒着雨雪,誓师东征。

部队来到通州,刘之纶请求通州守将开城门,让他的部队进城休息。通州守将根本不给刘之纶的面子,不许他的军队入城。

在一个圈子里,大家都不想干的事,一个人冒出来非得去干,是绝对违反圈子潜规则的。别说得到圈里人支持,他们不拆台不使绊子,就已经不错了。

刘之纶不属于任何圈子,自然不懂圈子里的潜规则,吃苦受罪倒霉是正常的。

这时,天气进一步恶化,先下大雨,后下大雪,异常的寒冷。刘之纶的士兵,进不了通州城,只好到城外的古庙里躲避风雪,生火取暖。

别看没人支持刘之纶东征,但是刘之纶带着他私募的军队一上路,关注他的人就多了。没有人说通州守将不配合的事,绝对有人关注刘之纶的军队夜宿古庙的事。这事很快就被捅到崇祯那里,被说成刘之纶贪生怕死,逗留不前。

崇祯很生气,命令刘之纶部继续前进,不得逗留。

刘之纶不敢怠慢,带着人马赶到蓟州城下扎营。他得知驻守遵化的后金军和明伪军,号称有10万众,就算打个3折,也有3万训练有素的正规部队,而他只有1万多刚刚拼凑而成、未经训练的杂牌部队,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刘之纶派人联系驻守蓟州的马世龙、吴自勉两位总兵,请求他们一起出兵,3家联合起来对抗后金军。

马世龙、吴自勉是职业军人,看到不职业的刘之纶,要干职业军人都不敢干的事,心里自然不舒服。

现在当兵的人都知道,非常有必要征讨遵化,把后金军赶出山海关。但是袁崇焕的事还不明朗,大家都处于观望阶段。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在这个非常时期,说错一句话,都可能殃及九族,更别说打一次败仗了。

两个人一商量,认为征讨遵化后金军,是刘之纶的主张,如果两个人派兵配合,打了胜仗,功劳属于刘之纶;打了败仗,上边肯定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对他们来说,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让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体验一下后金军的脾气有多坏,战马有多快。

于是两个人写信给刘之纶,让他先行,两家兵马紧随其后。

刘之纶见马、吴两位总兵答应出兵,非常高兴,一路急行军,赶到遵化城下。刘之纶回头一看,傻眼了,两家总兵的军队,连影儿都没有。既来之,则战之。他自信自己兵书战策读得不少,以少胜多,也不是不可能的。

刘之纶没有实战经验,就按着兵书上所言,扎好营盘。1万多人刚想躺下休息,待明日摆阵势出战。没想到,皇太极不按套路出招,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开炮轰击。

炮击完毕,皇太极命令骑兵冲进刘之纶的大营,一阵砍杀。两营明兵,全部死在后金军的马刀之下。毫无作战经验的刘之纶,惊慌失措,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阻击,只好带领残部,退到离遵化城8里远的娘娘山上,据险而守,以防后金骑兵冲击。

皇太极命代善围困娘娘山,并派代表与刘之纶谈判,要他无条件投降。

刘之纶拒不投降。代善命人攻山。

刘之纶居高临下,命令炮兵向冲上来的后金兵开炮。由于炮兵根本不会用炮,导致大炮炸膛,炸死炸伤很多明军。明军不战自乱。刘之纶手下的人,都是为了吃饭保命才参军的,怎么可能会和后金兵决一死战?他们纷纷请求撤退。

刘之纶呵斥道:“我深受万岁爷崇祯皇帝的赏识,知遇之恩,应以死相报,死得其所!今天,我宁可战死,决不退一步!”

说罢,他把配印交付给家人,叫他们回去向朝廷报告。

此时,代善命令后金兵一齐向刘之纶的阵地射箭。箭如雨下,刘之纶身如刺猬。

主帅阵亡,剩下的明兵阵脚大乱。后金兵冲上来,一阵砍杀。6营兵,只有1营,趁着夜色,仓皇逃命,其余全部阵亡。

刘之纶,其心可嘉,其情可怜,其择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