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谈判桌上的文字游戏

宁远一战,让皇太极和袁崇焕都看清了自己。

袁崇焕看到,锦宁防线并不是牢不可破,他需要时间对防线重新进行构架。

关外四城,相距200里,北面靠山,南面临海,山海之间40里,屯兵6万,商民数十万,基本上属于地狭人多。锦州、中左、大凌河3城的城防,尚未修好,迁移过去的商民,还未站稳脚跟。一旦金兵袭扰,只能面临功败垂成的悲剧。现在他只有和金国议和,争取时间修好3城。这样就能实现山海关外400里的防区连成一片,使边防固若金汤。

皇太极两次攻打锦宁,皆以惨败告终。这让他看到,现在攻打大明,时机尚不成熟。

他从失败中看到,在和大明决战之前,必须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加强军备,积蓄力量。如果和明朝议和罢兵,就能腾出手来收拾朝鲜和蒙古,使后金政府后顾无忧。

在议和的幌子掩护下,他又不断地派人到明朝国土上烧杀抢掠,大肆掠抢人口、牲畜、粮食和财物,使双方力量此消彼涨。

皇太极和袁崇焕都想以议和为幌子,进而争取时间,壮大自己。但是两个人都清楚,谁都没有真正讲和的诚意。于是,在谈判桌上,双方展开了拉锯战、消磨战。

首先,皇太极为了表示议和的诚意,给明政府写了很多封书信。在信中他一改往日的狂妄,取消过激言辞,承认自己是大明的属国,表示愿意去帝号改汗号,结尾也不以后金的年号结束等。

因为不想真正讲和,皇太极又提出明政府不可能接受的苛刻的附加条件,将拒绝和平的责任推给明政府,为日后出兵设下伏笔。他坚持以前所有的战争,都是明政府引起的,后金政府没有任何责任,坚持“七大恨”,并要求巨额“和礼”。

皇太极在“和礼”上狮子大开口,要求明政府首付后金政府:黄金10万两,白银100万两,绸缎100万匹,棉布500万匹。后金政府的首付仅为:东珠10颗,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

协议生效之后,明政府每年要送给后金政府:黄金1万两,白银10万两,绸缎10万匹,棉布30万匹。

如果明政府答应此条件,两国便确定疆界,各自治理,互不干涉内政。

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次进攻,为明政府赚足面子,累计升迁,已经成为负责山海关内外防务的一把手。虽然他的官职不小,但是大明王朝就像一家国企,办任何事都得层层申请。后金就像私企,老板一句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样就导致袁崇焕在谈判桌上非常被动。

反正两家都没有诚意和谈,谈,都是做给对方老百姓看的,想打仗,又不想承担发起战争的责任。即使在谈判桌上谈,暗地里双方还是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什么都不耽误。

两家在谈判桌上,开始玩文字游戏,各说各的理,没理也得声高。

在明政府圈子里,向来都是实干的不如吃闲饭的,吃闲饭的不如捣乱的。有的人不了解边关情况,不了解袁崇焕为什么要和皇太极谈判,甚至什么都不了解,道听途说,妄自揣测,或者因为自己所在圈子的需要,向为国家谋利、为百姓谋和平的袁崇焕打闷棍,下黑手。

因为袁崇焕不是阉党圈子里的人,所以阉党圈子里的人才不管他对国家有多重要,纷纷以一副伸张正义的面孔出现在明熹宗面前,要求阻止和谈,严惩袁崇焕。

开始时明熹宗是支持袁崇焕和谈的,后来,听反对谈判的人说的理由,他就转变了观点,不再支持袁崇焕和谈判。

一把手不支持谈判,这让想利用谈判争取时间的袁崇焕非常被动。

魏忠贤绝对不允许不是自己圈里的人日渐坐大,他把皇太极派阿敏进攻朝鲜,围剿毛文龙的诱因,都安在袁崇焕的头上,说他坚持和谈,导致皇太极有时间有精力打击朝鲜;后来,皇太极围攻锦州,袁崇焕在宁远没有出兵相救,这件事又让魏忠贤的人抓住把柄,一参再参,逼得袁崇焕只能申请提前退休,回家养老。

魏忠贤把袁崇焕搞掉之后,换上他圈里的人——王之臣,接替袁崇焕,做辽东督师兼辽东巡抚。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随着明熹宗的去世、崇祯皇帝即位,也就失去了靠山。

那时魏忠贤位高权重,准要想晋职加薪,都得先成为他的圈子里的人,否则想都别想。扬州巡抚杨邦宪,想向上面挪动,就赶时髦,奏请拆掉名胜古迹周、程的三贤祠,用来给活人魏忠贤建生祠。

计划没有变化快。杨巡抚这道奏折送到北京时,新领导崇祯刚刚即位。崇祯皇帝看到这道拍马屁的奏折,觉得很好笑,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一朝君子一朝臣,魏忠贤明白这个道理。在明熹宗眼里,他是一个金坨子,在崇祯皇帝眼里,他就是一个屎坨子。于是他很识趣,向新领导发出试探性的信号,要求退休,回家养老,看看新领导对自己的态度。

崇祯皇帝非常明白,要想扩建他的圈子,必须消灭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圈子。于是他借坡下驴,准许魏忠贤的奏请,顺便卸下他的权力,把他安置在安徽凤阳养老。

下面群臣的鼻子,对政治的味道非常敏感。尤其不是阉党圈子里的人,感觉自己的出头之日到了,他们和新领导崇祯紧紧抱成团,为铲除发臭多年的阉党圈子出工出力,纷纷揭发阉党的罪行。

崇祯皇帝凑足了一举消灭魏忠贤的罪证,就下令逮捕他。魏忠贤知道自己罪恶深重,便自己找了根麻绳,作了了断。

斩草要除根。崇祯皇帝没因魏忠贤自我了断而放过他,他的“媳妇”、兄弟、侄子一个都不放过,家族里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通通问斩。有的婴儿,被砍脑袋时,还在襁褓里甜蜜地睡着觉。

阉党圈子里的人,像“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儿”之流,不是被杀,就是遭流放、贬职或下狱。

辽东巡抚王之臣,是阉党圈子里的人,能力再强,也不能用。那么用谁呢?崇祯想到了不愿与魏忠贤同流合污的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