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潇洒走过春夏秋冬

天有斗转星移,地有寒来暑往,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也要顺天地之和,应四时之变。《黄帝内经》中所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这种顺应四季的养生观,实际上包涵了天人和谐的朴素哲学。

具体到四季的饮食选择,古人提出阴阳五行之说,所谓“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认为“阳为气,阴为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把阴阳之变与食物的四气五味联系起来。《黄帝内经》中说:“对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气常在。”如何养阳养阴呢?李时珍说:“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以食性与四时寒热温凉的关系相适应。夏日酷热,则需寒凉性的食物以清热解暑;相反,冬天气候严寒,人体则需辛温或辛热的食物以温阳散寒。

古老的饮食观点,其实早已被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所证实。如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基础代谢增加10%~15%,总热量的需要最高,故冬季应多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食热),如牛肉、羊肉、狗内及鱼类、乳类及豆制品。而人在高温的夏季,大量出汗,使钾、钠大量丢失,产生无机盐代谢紊乱和血清钾深度下降,水溶性维生素大量丧失,所以夏天宜多食含钾丰富的黄豆、绿豆、黑豆、黄瓜和土豆等(食寒),并常食绿豆粥、酸梅汤、西瓜等消暑生津的食物。

在本章,我们将详细讲解女人在四季中如何通过饮食的选择,来给予自己尽善尽美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