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独立的能力

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4岁的小丽很开心地坐在妈妈腿上,而其他孩子在一起开心地玩着。对小丽来说,很多人都是陌生的,其他孩子也没有注意到小丽的举动。一个和蔼的母亲主动过来邀请小丽和她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可小丽则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

小丽的表姐小兰则充分享受了这两个小时的郊游时光。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编新游戏。无论小兰是否能再遇到这些孩子,她都实践了一些将来会对她有所帮助的生活技能。而小丽却只是和妈妈在一起看着别的孩子玩,直到她实在厌烦了,才加入游戏。但是时间已过去了很多,所以她玩得很少,几乎完全失去被看作领导者的机会。在生活这场游戏中,小丽损失了很多。

或许这世界上的小丽们要比小兰们的性格内向一些。没有父母会对孩子缠人是个坏习惯抱有异议,可孩子的羞怯却很少被这样认为。因为很久以来,当人们听到有谁羞怯时就会说:“是啊,他就是这样的呀。”当孩子因羞怯而离群索居、寡言少语时,并不对周围的人构成伤害、破坏,也很少令父母们为此而焦虑。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她是正在严重地虐待自己。父母的漠视、容忍和对此的纵容,致使失去了帮助孩子们的机会。鼓励羞怯的孩子在碰到新人或新环境时克服焦虑的情绪,大有裨益。帮助羞怯的孩子进行社会交往,与教好斗的孩子学会考虑别人同样重要。

缠人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它源自个性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没有独立意识,孩子就很难树立起自信心,没有自信心,自然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以至于将来也很难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八达岭长城游览入口处,一位外国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母亲走,还有一个大约2岁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母亲要去买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那儿,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买票。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母亲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从婴儿车里下来,还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母亲的依赖。

这样的情形在中国父母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位外国妇女没有对孩子过分的担心、过分的保护,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也会自己独立对待,而不是惊慌失措,大哭大闹。

有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2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抹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

在美国,2岁的小孩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兑好,把衣服脱掉,孩子会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会认真地摇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用水冲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2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是缘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这可以从他们为孩子设计的各种精巧的玩具中体现出来,但他们决不代替孩子做他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通常美国孩子大约l岁半就自己吃饭,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一个大餐巾,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少了就说明孩子不饿,大人不用再管,更不用追着喂。

与这相比较,许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则是过分的保护、过分的干涉。在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父母等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大学,也有很多父母不顾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每到大学新生开学的时候,大学校园里都会人数突增,其中就有不少是送新生开学的家长。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衣服洗不干净,不知道如何收拾床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有人认为美国的父母很自私。他们会自己去看电影,而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丢给保姆;自己睡着二人世界的房间,而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自己的小睡房……美国人是不是不爱孩子?

而中国父母用对孩子100分的爱,来证明自己是多么的称职。正是这种爱,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阻碍了孩子的自信心及孩子将来的成功。

美国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他们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而居,有的家庭在婴儿房里安装了监视器,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可以看到,父母如果在厨房,带着便捷的监视器仍然能看到孩子,因此孩子是不会出现意外的,况且婴儿房的设施很健全,此时,孩子的独立性已经开始了,而这些是父母为没有选择能力的孩子做的最初决定。

在美国,十几岁的孩子独立承担大人的一些事情是常有的事,他们可以独立开车,独立做裁判,独立做一些事情赚钱,这些都是父母从小培养独立性的体现。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可忽视。

当然再有特色的教育也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把别人有益于孩子健康发展的东西拿来,再结合我们的文化来应用,相信会有更出色的效果。

中国专家曾做过一项国家自然基本课题,在经父母同意之后,到家里对孩子和父母的交往活动进行录像观察。

其中,专家带去一套拼图玩具,要求孩子用所给的图形拼出他们要求的图案。这个任务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同家长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家长在旁边观看,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只有在孩子实在有困难的时候,才给予引导性的帮助;而有的家长在实验员给出任务之后,就在旁边提醒,当孩子一遇到困难,马上就代替孩子拼,以至于有的孩子干脆自己不动脑筋,完全让父母替自己拼。

当然这只是一项追踪研究,这些孩子才刚刚上小学,还没有对这些孩子以后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考察,所以也无法得出很确定的因果关系的结论,但是在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到,这种过于干涉、训导孩子的方式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自我怀疑,并丧失自我探索的进取精神,变得被动,而引导式的教育使孩子既得到所需的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心,有一种健康的求知心理。

孩子刚出生时,由于其生理发展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还不成熟,因而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依赖性极强的个体。随着生理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儿童的应付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从两三岁开始,儿童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这时候孩子经常会说“我自己做”。比如,父母正在包饺子,孩子说,我也想包,这时候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小,干不好,于是嫌麻烦不让孩子干,这样对孩子要求独立的积极性是一种挫伤。

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水平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就是开始关注自己,评价自己。同时由于身体的发育和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形成“成人感”和“独立感”。这个时候,他们开始从以前对父母的心理上的依赖过渡到开始反抗成人的过多保护,所以在心理学上又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经常体验到各种矛盾冲突,比如一方面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各种能力的不足与不完善,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父母。这二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不愿与父母同行外出,许多事情不愿与父母商量,常常为小事与家长顶撞争执,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绝对的权威,开始寻求伙伴朋友关系,扩大社会交往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特征,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化心理发展的标志,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更好地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心理断乳不是突变的过程,而是青少年对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到独立的较长的变化过程。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的逆反性和矛盾性,很容易出现问题,应对他们进行教育,充分了解这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独立需要,还要给予积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