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

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种体会:回忆起童年生活时总感觉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更是感到特别亲密,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做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我们的经历说明: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珍视孩子的朋友,通过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

首先,可以通过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主动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小强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自己的东西总乱扔一气,结果到用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后来,他认识了邻居家一个叫芊芊的小女孩,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

小强的妈妈发现芊芊非常爱干净,自己的东西从来都是整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妈妈问小强:“你和芊芊是好朋友吗?”

“当然是啊!”小强回答妈妈。

“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学习,你看芊芊多爱干净,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你能做到吗?如果你做不到,芊芊可能就不会和你做好朋友喽。”

后来,小强果然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习惯,自己的东西也收拾得整齐多了。

其实,孩子之间的互相学习跟大人在交往中互相学习是一样的,只不过孩子们的学习比较简单和直接罢了,而这恰恰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际能力。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通过“手心、手背”的方法决定由谁“当皇帝”、“当大将”、“将解放军”、“当坏蛋”……这是一种简单的机会均等的民主手段,却可以培养孩子们“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思想。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再现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情景,买菜、做饭、睡觉、扫地以及娶媳妇、走亲戚等。这是成人社会现象在儿童社会中的折射,孩子们在“过家家”中了解了很多社会知识,也锻炼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再如,孩子们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不管问题解决得是否合理,他们的认识总会前进一步,这也是学习社会的一个过程。如果孩子没有朋友,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孩子与他的伙伴在交往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摩擦。父母在孩子出现不愉快情绪的时候,要注意以关爱的方式去询问孩子。如果孩子真是遭遇到了交往挫折,父母最好能和孩子面对面地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应该怎样解决矛盾等话题,并指导和帮助孩子处理交往中的困难。

再次,鼓励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培养群体意识,可以克服孩子过强的个体意识。

朋友之间的群体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让他们遵从群体活动规则,认识到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只顾自己,就会受到朋友的排斥,小朋友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这将会促使孩子最终向群体规范“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质和能力,这是家长无法口授给孩子的。

鼓励孩子进行正常的交往,多交朋友,包括异性朋友。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交朋友,交一些与自己个性不同的朋友,比如胆大的就可以找胆小的,内向的就可以找外向的,形成优势互补,父母也要注意不排斥孩子交一些异性朋友。

另外,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客人啦,欢迎欢迎”,或者说“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们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孩子缺乏朋友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一起外出旅行或者一起参加某项活动来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朋友的。可是,有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交往的朋友不一定都能令自己满意。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选择朋友的权利,但这并不是说孩子无论交什么样的朋友都可以,还是有一个度的,父母应当适时地把握这个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父母对孩子交友的担忧不无道理。孩子分辨是非的观念还不强,需要父母的及时指导。父母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强求孩子选择朋友,但也不能对孩子的交友放任不管。只要孩子的朋友品质上没有问题,父母就不应该干涉他们的交往。

分析三个教育案例

场景一:

门铃响起,妈妈打开门,进来的是同事张阿姨。妈妈请张阿姨进门。这时,四岁的亮亮正高兴地玩着遥控汽车。他拿着遥控器,追着玩具汽车跑,从阿姨和妈妈之间穿过。妈妈一把拽住他:“你这孩子,这么不懂礼貌!快,向阿姨问好!”亮亮吓了一跳,傻傻地站住了,一时不知怎样开口打招呼。妈妈很尴尬,一个劲抱歉地对阿姨说:“这孩子一贯是这样,见到陌生人都不敢说话,嘴上像贴了封条似的。”说着两人进了屋,留下亮亮一个人愣愣的,连车也没心思玩了。

场景二:

……亮亮拿着遥控器,追着玩具汽车跑,从张阿姨和妈妈之间穿过。他边跑边匆匆地说了声“阿姨好”,就追他的玩具汽车去了。妈妈大喝一声:“站住!”亮亮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这时放缓了语气:“见到客人要有礼貌,和客人打招呼、同长辈说话,都要停下正在做的事,问过好之后再玩,知道吗?你自己想想你刚才做过的事对不对?”亮亮低着头,小声地说:“我错了。’

场景三:

……亮亮匆匆地问了声阿姨好后,追玩具汽车去了。妈妈叮嘱他:“慢点。”稍迟,客人离去后,妈妈把亮亮叫到面前,给他讲了一个不讲礼貌的故事,其中就有今天来客人时的场景。然后,妈妈问亮亮:“你说这种做法对不对呢?”亮亮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对,我可不愿和他一样。”

三四岁的孩子,正进入了人生第一个逆反期,事事都要求自己来、自己去想、去做,加上对于社交中的礼仪问题一知半解,自然无法做得如成人一般圆熟、有分寸。此时,家长一方面要让他明白礼仪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礼仪规范,一方面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避免孩子对社交礼仪产生恐惧、厌恶等心理,对孩子成功走入社交圈造成心理障碍。

场景一中亮亮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玩具车上——这是孩子的成长心理使然,并不是什么过错。反而是过分注意礼节却不知教育方法的妈妈,把孩子吓了一跳,并且让孩子在客人面前“丢了脸”(可别以为小孩子不知道爱面子)。妈妈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恐惧心理,甚至会出现自我心理暗示:我就是一个嘴上贴了封条的孩子,我天生就是这样,这是妈妈说的。

场景二中的妈妈看来十分重视孩子教育问题,并且要求十分严格,教育方法似乎也无可厚非。但这种“当面教子”的方法,虽然可令孩子产生深刻印象,但同时既让孩子感到难堪,也似乎在告诉孩子:你完全可以不顾客人是否在场,随意做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比如责怪他人)。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而这位妈妈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太理想的榜样。

与之相比,场景三中妈妈的做法是最妥当的。故事在孩子教育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位置,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常常会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主人公,并能够相对理性地分析、判断故事中的错与对,这样的做法不但让孩子掌握了社交礼仪,而且还让他学会了自己分析与思考,真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