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来疯”怎么办

5岁的兵兵平时挺听话,礼貌待人、乖巧可爱。可是家里一有客人来,兵兵就一反常态,表现得特别淘气,或大呼小叫,或故意把玩具丢得满屋子都是,或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显得很“野”。这种情形,被人们称为“人来疯”。

“人来疯”在幼儿中普遍存在,多出现于3~6岁期间,它是幼儿在客人来的时候情感上表现出近似胡闹的一种异常兴奋现象。孩子的“人来疯”经常让家长束手无策。孩子会出现“人来疯”的行为,可能有下列原因:

一是孩子高度兴奋。由于孩子平时在家中的玩伴比较少,当有客人到来时,意味着有新的交往对象及玩伴,孩子会比较容易兴奋。然而,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不知如何表达快乐的感受,再加上社交行为不纯熟,不知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因而会出现特殊的举止,比如跑跳、尖叫等,就如同七八个月大的小孩,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就会用尖叫或拍桌子来表达心中的快乐感受。

二是为了引起注意。当家中有人来访时,父母会因为忙于招待访客而忽略身旁的孩子,此时,孩子就会用一些特殊的行为来表达心中的愤怒与不满。比如不断打岔,或是在一旁大声说话、唱歌或游戏,甚至哭闹等。

三是生活秩序被打乱。当有客人来访时,家中的生活作息势必会受到影响,间接扰乱了孩子的生活秩序。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秩序的要求越高,一旦生活秩序被破坏,情绪就容易失控,行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当然也就无法有正常的休息。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长平时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3~6岁的幼儿对于事物的判断处于他律阶段,即以成人的态度逐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并决定自己该如何行动。家长的不恰当做法对于这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负面强化,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从而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如经常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当家里来了客人时,一些家长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表演完之后,在场的人都会给予肯定与赞赏,并且孩子表现得越夸张,越能激起成人的欢声笑语。成人的这些反应对孩子是一种负面的强化,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得到成人夸奖与认同的行为,客人来的时候就应该这样表现。这种发现会让孩子特别兴奋,而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一旦兴奋,便很难制止,而很多家长碍于客人在场,很多情况下会迁就孩子,等客人走后孩子安静下来也就不再追究。这种做法引导与暗示了孩子,这种行为家长是认可的,并且会逐渐使得孩子把这种错误的认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习惯性的行为,从而导致以后一有客人来孩子就会很兴奋,特别想表现自己,以得到成人的赞赏。

还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严格要求,但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放松对孩子的要求,甚至处处迁就他。家长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对孩子来说也是负面的强化。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可以得到平时很难得到的东西。这样孩子会特别希望家里来客人,有客人来的时候孩子会特别兴奋也不足为奇了。

因此,当孩子出现“人来疯”的行为时,父母需要先思考是何种因素造成的,进而针对不同的原因,做适度的修正,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孩子的特殊行为多半有迹可循,父母只要多一些观察,就可以找到孩子“人来疯”的原因,提供适当的引导,逐渐改善孩子的行为。

对于因长期孤单而引起的“人来疯”,家长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给孩子寻找一些玩伴。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或者带着孩子去别的小朋友家里玩,减少孩子因为在家中缺少玩伴而引发的孤独、寂寞感。这样,当家里来客人后他也就“见怪不怪”了。此外,对于既定的来访,家长可以事先告知孩子,包括知道访客的名字,有多少人会到家中,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而对于那些被冷落而抗议的孩子,家长只需要把他纳入主人的阵营就可以解决问题。如邀请孩子参与大人的聊天,亦可请孩子帮忙准备茶点,并做小小向导,介绍家中的陈设,或是分享照片等。如此,在不冷落孩子的同时,不仅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学习了基本的社交礼仪,可谓一箭三雕。

对于秩序需求较高的孩子,家长除了在客人造访前先做心理建议外,还应尽量不要破坏孩子的生活作息,以免造成孩子的情绪失控。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对秩序的需求自然会降低,便可以有效地控制情绪。因此,在孩子年纪还小时,父母需要多一些配合,才能够帮助孩子尽早适应生活的改变。

对于“人来疯”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在客人面前的“才艺”表演适可而止,不要让他表演得太多。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兴奋的孩子,则应尽量不让其在客人面前表演。如果孩子在家中有访客时提些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持立场不妥协。即便孩子哭闹,也不可因面子问题而妥协,但也不宜当着访客的面过度指责孩子。父母可以将他带到别处沟通,引导孩子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