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角度多方思考

美国作家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正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采访。我要在那些穷途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村庄,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我忽然发现,我想像中的那种懒隋混日子的滋味也找到了。只见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幅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地垂在地面上。顿时,我对自己的所谓“灵感”感到羞愧万分,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尼格说:“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就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同样,在交涉过程中,当你想要求对方妥协时,对方仍坚持不表示同意,那么交涉往往不是濒临破裂,就是遭到重新协调的命运。一旦到了这种地步,若能像尼格一样“回头又看了一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也许你会发现,许多自己过去一直不曾留意的地方,竟是可以扭转交涉局势的关键所在。

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一桩生意的有关价格、付款条件、服务内容等方面,大致都已谈妥,彼此达成意向了,而对方却迟迟不肯签约。

这种情形,真是非常难以处理,究竟是什么原因从中作梗呢?由于没有线索可查,事情相持已久,仍然悬而未决。也许就在你的心情苦闷的时候,一个意外传来的消息,顿时解开了你心头的疑问。

原来,与你交涉的对手是因为和他的领导闹别扭,所以才迟迟不愿签下合约。像这种别人公司的“家务事”,旁人实在是很难了解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你除了要从侧面加以打听之外,还需要耐心地思考解决的方法。可能的话,直接和对方的领导去交涉,但千万别撞在“枪口”上。

其实,不管交涉遇到怎样的障碍,即使问题完全出在对方的身上,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肯做还是可以圆满解决的。上述的例子交涉中常会发生,这时,你就要运用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