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聪明常被聪明误
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是一些聪明人在吃了大亏、做了后悔事时的口头禅。糊涂和聪明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聪明人倚仗自己的聪明,处处试图抢占先机,生怕自己吃了亏、落了后。为此搞得自己像个斗鸡一样,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糊涂人却懂得收敛锋芒,遮掩了智慧,麻痹对手,只在关键时候出手。
先哲老子就极为推崇“糊涂”。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写出了《吟呻语》这一千古处世奇书。书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使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之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吕坤的意思是说,人的脑子好比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以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人的聪明总是深藏不露,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使用。做人一定要貌似愚钝,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表露自己的聪明,其实是笨蛋。因为那往往是招灾惹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给人以太精明的形象。
小聪明从来就不能称之为智,充其量只是一些小道末技而已。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也就是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点小聪明的人往往工于心计,善于拨弄自己的小算盘,却不愿推己及人为别人着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不少交集,交集的部分属于你也可以属于他,你若全部算计着给了自己,谁会那么宽宏大量?这种情况之下,比你更聪明的人一定会反过来算计你,令你“算来算去算自己”。和你同等聪明的人也不甘示弱,和你斗法,鹿死谁手暂时不谈,但会把你累得够戗。而不如你聪明的人,他们中了你的算计,但人家也不傻,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劳心劳力,遍体鳞伤,众叛亲离——这种下场和你所得到的利益相比,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其次,耍小聪明的人通常也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总是钻进一事一物的纠缠之中,看重“小利”而忽视“大利”,斤斤计较却不知轻重,机关算尽而本末倒置。为了眼前的一块钱,错失将来的100块钱,这难道不是最愚蠢的吗?
再者,玩小聪明的人会过得很累。他们总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的过日子。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没有什么目的,但有点小聪明的人就会敏感地“察觉”出什么。等到晚上回到家里,躺在**也要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谋划会使自己吃亏。这样,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造作。因此,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聪明人,性情都不开朗,心理都相当虚假,神经都相当过敏。
佛不露像,智者不言。古往今来,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给人感觉往往是有点木讷与糊涂。绝大部分时间里唯唯诺诺、迷迷糊糊。他们尽量不显露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他们宠辱不惊,遇乱不躁,看透而不说透,知根却不亮底。他们把明白的灯火点亮在心中,却用糊涂的灯笼罩着,然后风雨无阻、悠然前行……
其实糊涂者哪里是真的糊涂,他们只是因为看清了、看透了,明白与清醒到了极致,在俗人的眼里才成了糊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