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语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精辟指出:现代人把人生看得太严肃,世界就充满了苦恼。

(一)

谁都想做个明白人,然而人生的纷繁、人性的复杂,使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明世界的全部内涵。于是便有人唱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并请求“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谁能借你一双慧眼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交织的、混沌的,你越是想看清,就越会发现自己看不清。看不清却偏要去看、去较真,结果徒生诸多烦恼。于是有聪明人就提出来了:既然看不清,那我们就不去较真,干脆糊涂一点吧。

在京剧《宰相刘罗锅》中,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糊里糊涂牵扯上命案,被打入江宁大牢。得知皇上入狱的江宁知府刘墉这下可犯了难,这件案子审也不是不审也不是。因为审的话容易冒犯龙颜,刘墉小命难保不说,诛灭九族的祸事都有可能发生;而不审的话,难免给皇上留一个不勤政的印象,照样风险不小。怎么办?刘墉最后想了一个办法:秉烛夜审。在黑漆漆的大牢里点上一支蜡烛,微弱昏暗的灯光下审问与被审问的双方彼此都看不清。这样,既照顾了皇上的脸面,又尽到了地方官应尽之职责。在昏暗的灯光下,江宁知府刘墉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时的乾隆当然也从这怪异的审判方式中明白了缘由,但他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糊涂来我糊涂去,在昏暗的灯光下俩人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人们需要“看不清”、装糊涂。在社会清明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学习一些“看不清”的糊涂术。即使是太阳下也有阴暗的角落,人身边的世界不可能总是那么干净亮堂。亲戚、配偶、同事、邻里之间的关系与来往错综复杂,一个凡事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的人,难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由此而与人产生摩擦,引起他人的怨恨与自己的烦恼。

(二)

一个刚上大学的孩子,新买的成箱方便面老是被室友图方便“帮忙”吃掉一些,有些是当面问他要的,有些是背后拿走的。这个孩子是一个明白人,当他发现自己成箱地买方便面会吃亏后,就采取了零买的方式:要吃时才去买一包,买回马上就吃。他的“明白”让他不再糊里糊涂地损失方便面。但也带来不少的麻烦:他得三天两头地往商店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当室友们围着一包零食“众乐”时,他不再好意思分享……有一天,这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就算自己每天损失一包方便面,一个月也就损失30元钱,而他为了堵住这30元的损失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这些。一明白到这个层次,他就糊涂了,从此一箱一箱地买方便面,也不再计算与计较一箱方便面自己到底吃了多少。他因此而得到的融洽、安乐的价值,要远远大于那些方便面。

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一样,人一旦真正明白,就糊涂了;而糊涂之后,和身边的环境就和谐了。糊涂如一挑纸灯笼,明白是其中燃烧的灯火。灯亮着,灯笼也亮着,便好照路;灯熄了,它也就如同深夜一般漆黑。灯笼之所以需要用纸罩在四周,只是因为灯火虽然明亮但过于孱弱,还容易灼伤他人与自己,因此需要适当地用纸隔离,这样既保护了灯火也保护了自己和别人。明白也需要糊涂来隔离。给明白穿上糊涂的外套,既需要处世的智慧,又需要处世的勇气。很多人一事无成,痛苦烦恼,就是自认为自己明白,缺乏“装糊涂”的明白与勇气。

(三)

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智者在参悟人生后,都发现了糊涂的影子。孔子发现了,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取名“逍遥”;释迦牟尼看见了,取名“忘我”;墨子看见了,取名“非攻”;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时也发现了,但他提起笔时却又忘记了——他也真够糊涂的,只好语焉不详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直到清代,才由名士郑板桥振臂一呼,呼啦啦地擎起一面“糊涂”大旗,高声地宣称:难得糊涂!

糊涂之难得,在于明白太难。糊涂是明白的升华,是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的涵养,是超脱物外、不累尘世的气度,是行云流水、悠然自得的潇洒,是整体把握、抓大放小的运筹,是甘居下风、谦让豁达的胸怀,是百忍成金、化险为夷的韬略。其实糊涂者哪里是真的糊涂,他们只是因为看清了、看透了,明白与清醒到了极致,在俗人的眼里才成了糊涂而已。

因为心中太明白了,明白自己不能处处明白,于是就装糊涂了。从揣着明白装糊涂,到懒得较真真糊涂,这才达到糊涂的最高境界。这种真糊涂,其实也是一种大明白。

有一种明白叫糊涂!一个人越早明白糊涂于人生的意义,就越早坐上开往春天的列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