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30岁的路在何方

还记得20年前的你,用稚嫩的笔在白纸上描绘“我的理想”的美妙图景吗?

“我的理想”是什么?说实在的,10岁左右的孩子,理想常常充满了盲动,也容易变化。看到军人很威武,就想当军人;看了电影《少林寺》,又想出家练武当侠客;读了《安徒生童话》,或许又改变主意要当作家……

30岁的男人,也有对未来美好的企盼,但不能再像小孩一样,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现实一点,把“理想”用“目标”来代替,或许更加可行。把自己安顿下来,心中有目标,扎根现实,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前行。

30岁的男人要现实一点,但现实不是指随波逐流。有些人,看到别人下海,自己就热血沸腾地去创业;当出国镀金的风头正健时,挤破头也要走出国门;等到公务员热到了,又忙着考公务员……忙忙碌碌的生活,看似充实,实则苍白不堪。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得到了,也不一定会带来成就感与幸福感。

现在让我们暂时离开男人与事业这个有点沉重的话题,来个轻松的小游戏。假设你和很多朋友去一个地方旅游,路上发现一个专门卖纪念品的商店。店里的物件琳琅满目,你们一伙人中不少人买了,你也看中了一个,动了心。当你准备购买时,你的同伴们有的提出了异议,他们有的认为你要买的东西太古板,有的认为价钱有点贵,有的建议你买和他同一款的……这时,你会犹豫吗?会改变主意吗?

不仅购物如此,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别人对你的选择说三道四,以至于影响了你的抉择。我们在事业上的抉择,有意无意中受到了太多别人的影响,结果经常是选择了自己并不愿意走的路。这种情况在我们童年以及少年时更普遍,被家长送去各种自己并不喜欢的兴趣班,而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班因为家长没有兴趣而免谈。再大一点,在高中选文科还是理科,并没有多少自己自由选择的余地。到了高考,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自己并不想上的学校与专业的人更多。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文章写得很棒,一直想读文科报考中文系,但在父母的影响下,最终报考的是武汉一所理工大学,学的是汽车制造。理想与现实真是天壤之别。后来,毕业后,这位同学从来就没有从事过一天相关专业的工作,甚至连想法也没有。他毕业后去了报社、文化公司之类单位,慢慢地成熟与成长,现在是一个略有成就的自由撰稿人。人生的路画了一个圈,四年的大学不能说他白读了,但若是能用在学习自己乐意学习的专业上,该有多好啊。

就像购物一样,各人对商品的选取有不同的标准。每个人都追求成功,那么你如何为“成功”下定义?很多人以为成功与否是由别人来评价的。实际上,你的成功与否只有你自己能做评判。绝对不要让其他人来定义你的成功,只有你能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只有你知道什么能使你满足、什么令你有成就感。

我想最接近成功的意义是“使命”。使命是我们要做的事以及要拥有的一切。你的使命感和你的信仰、价值观密不可分。你必须心平气和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这个答案直接关系到你所拥有的特质、能力、技巧、人格及天赋。

你首先应该知道的是:你是独特的、是绝无仅有的,你有自己的个性、背景、观点、处世态度及人际关系,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也就是说你的存在绝对有无法取代的价值。你的使命终究还是要靠你自己来完成,它是你人生的目标,是独一无二、专属于你自己的。它值得你用全部的精神、力量去追求。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机会很多的年代。这些机会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有很多人抱怨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我们多年来压抑自己的愿望,忽略了自己的内在,我们总是有意无意中模仿他人,却忘记了真实的自我。

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古语说:“知人者智,知己者强。”如果你对自己想做什么非常清楚,你的愿望极端明确,那么使你成功的条件很快就会出现。遗憾的是对自己的愿望特别清楚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愿望,并使它们在自己的内心逐渐明晰起来。如果说在我们还是男孩子时,因为心智或其他原因而不能给自己做主的话,那么,当我们成了男人时,一定要掌住自己人生的舵。就像我那位同学,如果他强迫自己坐在一大堆他没有半点兴趣的汽车设计图纸边,我不相信他能在这个行业有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