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的妙招

借刀杀人,出自三十六计。讲究的是“刀”要“借”得巧妙,不动声色;“人”要“杀”得机智,不留痕迹。

一己之力,毕竟有限,若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巧除对手,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面对面地交锋,即便有必胜的把握,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不动声色地借用第三者的力量将对手除去,可以令自己不伤片甲。

香港巨富李嘉诚曾成功地运用“借刀杀人”之计,既回避了风险,又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还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那场震动全香港的九龙仓收购大战之前,他早已开始暗暗行动了。九龙仓是一块风水宝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英资怡和财团独霸已久。

当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更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时,他自己的实力已成倍剧增,作为备受英资怡和财团排挤欺压的华资企业的佼佼者,他决心收购九龙仓,以报往日的一箭之仇。

正当他挪用巨额资金,暗暗吸纳九龙仓股票时,号称“船王”的环球航运公司总裁包玉刚开始实施他的“登陆计划”,也看中了九龙仓,他大量抢购九龙仓股票,并宣布收购九龙仓,致使九龙仓股票大幅飙升,由十余元升至四十多元。

包玉刚的“登陆计划”使李嘉诚为之一怔,而怡和财团大为恐慌,急忙寻找靠山,汇丰银行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给予怡和财团坚实的支持,使怡和财团吃了一颗定心丸。

分析过敌我形势,李嘉诚果断地作出了决定:自己的实力不如怡和,如果硬拼,势必损耗自己,何不让给包玉刚,由包玉刚与怡和拼个你死我活呢?

李嘉诚高明地采用了“借刀杀人”的策略,将自己暗中吸纳的1000多万股九龙仓股票卖给了包玉刚,并获利5000余万港元。作为报答,包玉刚把自己持有的和记黄埔股票出让给李嘉诚,让李嘉诚美美地赚了一把。

结果,一场空前惨烈的拼杀在包玉刚与怡和财团之间展开了。

为取得超过49%的股份以便控股九龙仓,包玉刚动用了高达30亿港元的巨额资金。怡和财团为保住九龙仓,不惜孤注一掷,也动用巨资,进行疯狂的反收购,居然开出了1股90多元的高价。

包玉刚毫不示弱,以105元1股的天价强行收购,终于成功地控制了九龙仓,广大香港市民无不欢欣雀跃,无数华资企业扬眉吐气。

为感谢李嘉诚的鼎力支持,包玉刚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让李嘉诚设计西环的货仓大厦,使李嘉诚又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李嘉诚借助包玉刚这把利“刀”,痛快淋漓地“杀”败了自己的心腹大患怡和财团,九龙仓落入包玉刚之手,华资企业从此扬眉吐气,英资财团逐步丧失了控制香港经济命脉的能力。

借刀杀人,既使李嘉诚除去了心腹大患,又避免了正面交锋的风险,同时还获得了巨额的收益,赢得了包玉刚和香港市民的广泛赞誉。

一举数得,李嘉诚这招“借刀杀人”实在高明。可见,只要把借势运用得当,同样能大获成功。

九龙仓收购战由于打破了英资财团套在华资企业身上的枷锁,是香港华人的共同愿望,带有更多的民族主义色彩,因此李嘉诚的“借刀杀人”计反而广受赞誉,更受港人的尊敬。

更为奇特的是,李嘉诚由于退出九龙仓收购战的争夺,反而获得了汇丰银行的好感,增进了与汇丰银行的业务往来,为今后自己争夺和记黄埔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借刀杀人”运用到这种境界,才够得上是经典之作。而众多也使用此计的商家反而因为应用不得法,虽也攫取了一定的好处,却被人斥为“奸商”,背上了恶名,对今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大不利。

李嘉诚的经典之作,的确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借刀杀人,刀一定要锋利。要找一把锋利的刀,往往需要具备相当的眼光,付出一定的努力。

当年,英国曼彻斯特市有两大著名的建筑公司“泰迪”和“莫尔比”,双方竞争异常激烈,剑拔弩张,势同水火。

当时的钢材供应处于严重的卖方市场,规模较大的第尔钢铁材料公司是这两大建筑公司的钢材供应商,由于莫尔比公司总裁和第尔公司总裁具有同窗之谊,关系非同一般,因此莫尔比公司便会得到价廉质高的钢材,在建筑市场中如鱼得水。而泰迪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仅要付出高得多的价钱,而且常常受到第尔公司的刁难,钢材供应很不及时,常常影响工程进度,使泰迪公司总裁叫苦连天。

为改变被动的局势,泰迪公司总裁专程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经济间谍赫尔,请他想出一个办法破解此局。

赫尔果然不同凡响,他密切关注莫尔比公司的动向,并雇了一个流浪汉去收集莫尔比公司的垃圾,由他从中挑拣有价值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他终于从垃圾中发现了一张废弃的照片,居然是莫尔比公司总裁正在与人**幽会的镜头。

赫尔喜出望外,急忙把这一照片交到泰迪公司总裁手里。尽管照片中的人物有些模糊,但还是能清清楚楚地确认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莫尔比公司的总裁,一个是比总裁小20岁的年轻女秘书。泰迪公司总裁一见,如获至宝,急忙派人将照片送到了第尔公司总裁手里。

第尔公司总裁是一个生活极为严谨的古板老人,他见到照片,顿时火冒三丈。从此以后,莫尔比公司的钢材供应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刁难,不仅价格奇高,而且供应很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不断受到索赔的惩罚,声誉日下,处境越来越不利。

莫尔比公司总裁刚开始还莫名其妙,随后明白是东窗事发,眼看公司江河日下,只得忍痛辞职而去。

泰迪公司的总裁仅仅借区区一张照片,便顺利去掉了心腹大患,这要归功于他借的刀是一把锋利的刀。这把锋利的刀也只有通过生活严谨的古板老人之手,才会发挥作用。试想:若第尔公司总裁也是生活**之人,他的刀会有“杀人”的功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