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五不”的启示

麦当劳是誉满全球的快餐店,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经营快餐的企业集团。麦当劳的成功,与其贯彻在选人问题上的“五不…观念分不开的。

1.不用“靓女

当今很多服务行业在招工时,对员工的外貌、身材特别讲究,尤其是女性,漂亮的容貌往往是首要的条件。但麦当劳绝不讲求漂亮,它所录用的员工虽相貌平平,却能吃苦耐劳。

2.不用“熟手”

其聘用的员工几乎全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麦当劳在几十年的创业中,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管理经验,录用新员工时,宁愿用“生手”而不用“熟手”,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培训员工,而不用他人的框架束缚自己。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他们对曾在服务性行业工作过的人感兴趣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具有与人交往的意识、方法和服务精神。企业只是建立更好的用人氛围,在人员招聘时不排斥任何人才。

3.不搞暗箱操作

为了确保求职者准确无误地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所有履历考核全部通过的求职者,需要在餐店里进行3天实地实习,以便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经过3天带薪实习之后,双方将第二次见面,最后确定是否录用。麦当劳培养一名经理,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是培养一些快餐店实习助理。通常,一位年轻的毕业生在成为经理之前,必须担任4~6个月实习助理。麦当劳公司认为,一个实习助理对快餐店的良好管理,来源于对生产全过程的深入了解。基于这个原则,公司要求实习助理熟悉各部门的业务;从付款台到炸制薯条,每位麦当劳员工都要掌握各工种的诀窍。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实习助理须掌握达到最佳质量与服务的所有方法。

第二阶段是学习做二级助理,之后是一级助理,也就是经理的助手。过了最后这个阶段,便可成为快餐店的经理。通常,从进入麦当劳到晋升到经理的位置,平均需要2~3年。

年轻的毕业生晋升为经理前,须到公司总部实习15天,学习快餐店科学的管理方法。接下来,预想不到的好事随时可能出现,有些不满30岁的快餐店经理可能被提拔为管理三家快餐的负责人,有些人还可能成为地区业务的代表。

麦当劳在人才管理方面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才的作用是为人员招聘、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营者提供帮助,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负担,从而使他们更加集中精力为客人服务。

4.不“炒鱿鱼”

麦当劳不“炒”员工“鱿鱼”,除了对企业选拔人才的眼光具有高度的自信外,更体现了对员工的关怀与尊重。

5.工作时间不搞限制

麦当劳录用的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上自由选择。可以当全职员工,也可以当兼职员工。从早上7时到晚上11时,可随意挑选。这一点吸引了大批人才应聘,范围之广遍及各个行业,麦当劳可以从中选择最优秀的员工。

麦当劳在选人时“五不”的观念,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首先,麦当劳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不拘一格用人才,大量聘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年青员工,提倡“不唯文凭重水平、不唯年龄看本领、不唯资历重实绩”。据统计,人的一生中25~45岁之间,是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被称之为创造年龄区。不敢重用年轻人,既耽误他人,也毁了自己,大凡成功的领导者都敢于重用年轻人。比尔·盖茨能成为世界首富,就是得益于重用年轻人。他说:“对我来说,大部分快乐一直来自于我能聘请有才华的人,并与之一道工作,我招聘了许多比我年轻的员工,他们个个才智超群,视野宽阔,必能在事业中更进一步。”这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有才智,年轻人足以担当重任,是完全可以干大事的。

其次,给员工一片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轻松地工作,同时又重视对员工的培养,从不对员工言“炒鱿鱼”,使员工增强了自尊心、荣誉感与安全感,从而对企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麦当劳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好的氛围,人人关心企业的经营与效益,个个维护企业的形象与名誉。

最后,不以相貌取人,不刻意去招聘“靓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中国人的一名格言。泰戈尔说得好:“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以相貌取人、评判人,没有丝毫的科学根据。事实上其貌不扬的人,有不少是有才学的人;而相貌出众的人,也有不少平庸之辈。人的相貌与人的才能并没有必然联系。

在我国,有一些企业领导,在招聘员工中过于注重学历、资历和“富有经验”的条件。在选拔员工时缩手缩脚,不敢启用年轻人,总认为他们还稚嫩,缺乏经验和阅历,挑不起大梁,往往根据员工的任职时间的长短、参加工作的早晚来排列次序的先后,结果挫伤了年轻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年轻员工的脱颖而出。实践证明,青年人好学上进,思想敏捷,锐意改革,敢当重任,对这种精神和热情,理应鼓励支持,大胆启用有抱负、有才能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企业领导以貌取人,一味地招“靓女”,不顾其德才如何,而招回的只是一些“花瓶”,“中看不中用”,嘴甜、眼活、腹中空。更有一些领导对员工没有爱心,不是给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十足的老板,动不动就威胁员工“下岗”、“待岗”、“分流”,“炒鱿鱼”成了家常便饭,搞得员工人人自危,哪还有心思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