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不要有“糊涂账”

有人问,真正的友谊不是无私的吗?为什么朋友之间还要勤算账呢?

其实,友谊的无私与朋友间的算账并不矛盾,因为算账是维护友谊的必要手段。不管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哪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一旦独立交往,各自就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而进行交换和交流,即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情感与物质的交换及物质和物质的交换。在具体交往中,这三种形式又往往交织在一起,每一次交换的量和质又不一定对等,交换程序也未必同步。但是,从一个较长的阶段来看,彼此的交换交流的付出,大体上又是相对均等的。如果长期出现过分倾斜,那么友谊或者说友情就可能受到影响。简言之,相对均等则友谊兴,过分失衡则友谊衰。这样看来,为寻求交往的相对均衡,“算账”就成为必要的了。

1.区别情况,学会“算账”

友谊与算账包括不同内容和算法。

第一,亲友之间合伙做生意时,要认真算账,不能马虎。因为这时的钱物往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而友谊只是一种辅助的因素、合作的形式,绝不能以友谊代替算账,否则就可能因物质纠纷而破坏友谊。

第二,借用与支援亲友财物时也应算账。为帮助亲友解难而借给钱物,一般说是要归还的,同样马虎不得。关键是如果对方不还了,就要“算一算”是“还不起”还是“不愿还”。还不起就要和到底,这个账要一笔勾销;不愿还就要记下这笔账,以后付出要当心,不要伤了更多的情谊。

第三,财物的馈赠与捐赠。这是一种特殊的财物往来形式,它通常以表达心意为宗旨,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交换。对这种往来则只需要做大概计算即可。

由于交往中财物与友谊纠缠在一起,从而使“算账”变得复杂起来。从实际情况看,友谊对财物往来的不平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如果钱物往来出现过分倾斜,超过了友谊所能承受的极限程度时,友谊就难以包容,矛盾就会到来。所以,为了友谊而算账就要区别不同情况,弄清钱物及人情账往来的状况,求得双方在“量”上大致平衡,防止过分失衡。

2.把握时机,适时“算账”

俗话说:“人要长交,账要短算”。一般说来,为友谊而算账,以“短算”为宜。在一段时间内,比如几个月、半年,把彼此往来情形清点一番。如果拖得太久,“欠账”(包括人情账)太多,影响到关系时才察觉,那就不好了。

实际上,“短算”是“长交”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短算”是为了“长交”,没有“短算”就难以“长交”,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友谊交往的辩证法。话说回来,说短算也不必“日清月结”。如果算得太勤,亲友之间占不得一点便宜,吃不得一点亏,斤斤计较,那就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同样的损于友谊。

3.肯于亏己,友好“算账”

我们必须十分清楚,算账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友谊。真正的友谊是金钱买不来的。赢得友谊的真谛在于“奉献”、“付出”,并不是寻找“等价交换”。甚至可以说友谊遵循的恰恰是一种亏己式的“倾斜”,即为友人多做贡献,而不希望对方回报。这种有意向他人倾斜的心理是换取真正友谊的内在动力,人们的心意、友情虽然本身无价,但在交往中它又可以成为具有特殊价值的砝码。当人们把情谊投入到交往过程时,它就变得“价值连城”,同样可以对物质投入起着平衡作用。

因此,为了友谊算账寻求的是大体均衡,不是绝对均衡。如果追求绝对对等,那么友谊又会被商品等价交换的性质所取代,使友情被“铜臭味”熏染,这同样会破坏彼此的友谊。只在把握好财物交往与友谊交往的关系,才算学会了“算账”。

总之,友好“算账”应把握这样的尺度:该清楚时则清楚,该糊涂时当糊涂,这样才能赢得持久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