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杜邦至今仍然保持了它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领先的位置,像这样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不仅是美国企业,也是全球大型企业在经营上一个可称颂的典范。杜邦公司由最初只是一家资产仅3万多美元的黑色火药生产的小公司,在屡遭挫折之后能恢复勃勃的生机,并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成为2004年美国500强排名第66位的跨国公司,在企业经营从“U”字形谷底逆转重新走向辉煌的案例集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笔,这些与杜邦的经营管理之道不无关系。

杜邦的经营之道是将智谋策划、科研投入、新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的限度。智谋策划强调思路明确实用、不左不右;重视新领域的开拓、新产品的开发,将新产品、新项目视为公司的命脉。

再看杜邦走过的管理之路,200多年的沧桑,杜邦不仅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为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这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生命力在于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依靠和政府有着“特殊关系”而独享市场的企业,终究有一天会因市场的变化而跌入低谷。垄断而缺乏竞争,就像是企业的“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迟早会因自己扣动猝死的扳机,使自己走向灭亡。在我国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改革过程中,“猝死”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不在少数,如果他们也能像杜邦一样,早一点改变生存方式,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了。

第二,与其靠国内市场支撑,不如到国际市场闯**。杜邦并没有因为它生产“火药”这种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产品获得企业的“免死证”,倒是美国政府的“反托拉斯法”给了它一记警醒的闷棍。正因为如此,经营环境的改变逼迫得杜邦不得不向海外去拓展市场。特别是杜邦进人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市场后,更证明了他变革决策的正确,而他进一步抛弃“海外业务经营三原则”,也说明经营决策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反思一下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为什么不能利用世贸组织的平等竞争原则去海外办企业呢?海尔等一批企业在海外拓展为我们树立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典范,以杜邦为榜样,步海尔后尘,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方向。

第三,产品创新只是企业能够“翻盘”的一半,而配合上经营策略的创新才能说是两条腿走路。的确,不论是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还是资产重组,经营策略的调整等手段,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企业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每个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是不尽相同的。别人的经验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消化吸收别人先进之处,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并加以发挥。这样,企业才能走出低谷,焕发青春。

第四,适时调整组织结构,以不断适应多变的市场。调整结构在于“灵活”二字,切忌死板,生搬硬套。对外不手软,该扩就扩;对内按市场变化实施重组,化整为零,集中力量对付高利润的生产领域。

第五,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重视人才的作用,尽量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充分发挥科研“领头人”和部门“指挥者”的带领作用,充分肯定他们作出的贡献。

第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继续繁荣经济的同时减少污染和更少使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尺度,是在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多有价值产品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这种无形产品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杜邦还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供现有的和新产品及服务的功能时,要从根本上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用量,在生产中或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只有少量的或者没有废物产生。

相关链接之一:

杜邦百年大事

1802年 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建造火药厂。

1804年 杜邦开始生产并销售火药。

1811年 杜邦成为美国最大的火药生产商。

1902年 杜邦“三巨头”掌管杜邦。

1904年 杜邦开始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

1930年 杜邦发明了一种通用合成橡胶氯丁橡胶。

1935年 杜邦研究人员杰拉尔德·伯切特和华莱士·卡罗瑟斯发明了尼龙。

1952年 杜邦开发出MYLAR聚酯薄膜。

1958年 杜邦国际部成立,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

1959年 推出了杜邦莱卡牌弹性纤维。

1967年 新的绝缘产品杜邦特卫强牌防护材料和杜邦Nomex牌纤维开始投产。

1969年 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员穿着25层夹层制成的太空服,其中23层是杜邦材料。

1981年 杜邦收购了大陆石油公司CONOCO INC.,使公司和资产和收入增加了一倍。

1982年 杜邦开发出新一代成本低、毒性小的杀虫剂:杜邦Clean。

1990年 杜邦与默克制药公司成立医药合资企业。

1987年 查尔斯·彼德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9年 杜邦收购赫斯特集团的赫伯兹公司,百分之百地拥有了先锋国际种子公司。

2002年 杜邦200周年。

相关链接二:

特富龙让杜邦有点烦

特富龙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一种不粘涂层的商标。由于特富龙不粘涂层具有独特优异的耐热(180℃~260℃)、耐低温(- 200℃)、自润滑性及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能,而被称为“拒腐蚀、永不粘的特富龙”。在我国,特富龙不粘涂层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不粘锅。

然而“永不粘的”特富龙却在2004年7月的中国粘上了大祸,并且一粘就是一百多天。

美国环境保护署7月8日表示可能对特富龙的关键原材料美国杜邦公司处以数亿美元的环保巨额罚款,原因是杜邦公司20年来未通报该公司制造的特富龙( TEFLON)材料可能会导致人类罹患癌症或影响生育功能。

7月11日,央视经济新闻栏目播发了一则消息:美国杜邦公司由于在生产特富龙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催化剂叫“全氟辛酸铵”(PFOA,又称C8)可能存在对环境的污染,美国环保署要求杜邦公司应该履行相关的行政程序进行问题报告,否则可能会面临环保署高达3亿美金的罚款。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世界级化工巨头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其对华的生意节节攀升之际,2004年的一场“苦”夏由此拉开了序幕。

随后,国内大量媒体的跟进报道,杜邦公司“特富龙”事件的负面影响开始在国内扩散,杜邦公司不粘锅销售急剧下降,国内两大零售巨头百佳和家乐福开始撤柜,在新浪网为此搞的一个调查中,截至7月12日网友已投的2000多票中,约有60%称不会继续信赖和使用杜邦公司的产品,7月8日,在美国开始酝酿危机,而第二天(7月9日),国内媒体即开始关注特富龙有毒事件。但杜邦公司没有立即警醒起来,只是在其网站上作了一个声明,直到一个星期后(7月15日),杜邦公司才开始正式对媒体和消费者作出说明。而且在杜邦公司的危机公关过程中,除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介入外,没有另外的第三方的中立机构站出来帮他说话,都是杜邦公司自己在台前跳来跳去。这样给人“自卖自夸”的印象,危机公关缺乏公信力,以至于在最终检测结果出来之前,都给人以“嘴硬、不负责任”的恶劣印象。

虽然特富龙让杜邦公司感到百口难辩,但我们相信像杜邦这样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充分的应对各种挫折的著名企业,一定会找到方法,再次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