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商品供大于求,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将企业行销的重点从生产转向销售,努力地传播自己的品牌、推销自己产品,否则就会被顾客很快遗忘与抛弃。

与商品供大于求这一特征相符的是:当今职场也出现了普遍性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批量“生产”的大学生再也找不到半点“天之骄子”的感觉,硕士、博士的工薪也一年不如一年,甚至MBA学子也备受企业的冷落。其中,有些人勇敢地面对挑战,从“生产自己”转向“销售自己”。他们走了出去,面带微笑,勇敢而又真诚地告诉别人——自己是谁?能为别人带来什么?为什么自己能够做到?自己想从中得到什么……他们最终在得到了施展自己拳脚的舞台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成功的理由很简单:很多人不愿开口,更多的人不知道如何开口,因此失败了;而他们开了口,也知道如何开口,于是他们就成功了。

其实,这种以主动的姿态走向他人以实现自己抱负的行为,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南朝时出身卑微的鲍照,曾投奔声名显赫的临川王刘义庆,却未受到重用。于是他想到向刘义庆献诗以表明自己的才能,不料此举被朋友极力劝阻,朋友说:“你现在地位很卑下,最好还是别轻易触犯刘义庆。”鲍照大声地说:“历史上有才华却怀才不遇的落魄人士,实在是数不胜数,就像兰草与艾草混合一处,不被人识;大丈夫岂能隐藏自己的聪明才智,终日碌碌无为,同燕雀之辈相厮守呢!”鲍照执意将自己的诗文呈献刘义庆。刘义庆读完鲍照的诗文后,对鲍照极为欣赏,先是赐给鲍照20匹帛,不久又将他提拔为国侍郎。

无论古今,能够像鲍照般勇敢地自荐的人实在不多,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大都是做人要谦虚一点、含蓄一点、内敛一点,总奢望能够重演“三顾茅庐”的故事而不希望温习“毛遂自荐”的功课。大家觉得只有被伯乐“三顾茅庐”才有面子,但别忘了,现在的人才市场有一个“供大于求”的特征,我们不主动走向市场,就将失败于职场。

别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和架子,花点心思花点力气将自己推销出去,否则就不会有人在乎你是谁。想要证明自己,最好先主动地让别人认识自己、记住自己、接受自己、欣赏自己。记住:即使是诸葛亮活在今天,他也得拼命地推销自己。

编者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