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英雄于难时
并不是所有的“贵人”都身居要位,身份显赫,炙手可热。事实上,在寻找“贵人”时我们也应该平视或俯视。
识英雄于难时,的确需要一定的眼力。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落难英雄,就应及时结纳,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行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应随时取得主动。有时对方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其实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但能人志士,终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人,若有落难的英雄,千万不要错过了。识英雄于微时
相对于“由盛而衰”式的落难英雄,发现没有发迹过的英雄就更难了。识英雄于微时,就是要在英雄还没有发迹时去欣赏他、帮助他。如果在他已成为英雄后去奉承他,那么他会因你的趋炎附势而讨厌你。
隋末,有位叫杨素的大臣,终日和成群歌妓宴饮享乐,不理国务。一日,一位岸然雄伟的青年人求见杨素,因没有特殊之处,被杨素打发走了。但站在杨素后面的手拿红拂的女子,觉得这个青年人不凡,于是便连夜投奔青年人,帮助他,演绎出一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红拂夜奔”故事。后来,这位叫李靖的青年人帮助李世民建立唐朝而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这种慧眼识英雄的投资,好比现在人们投资于地产一样。有些人,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大量收购荒地,然后在附近修公路,盖上娱乐中心、购物场所等设施,于是,原来的荒地便因附近环境的改变而身价倍增。这种独具慧眼的投资,比起那种“贵买贵卖”的投资,真是如同天壤之别。“雪中送炭”绝不同于“锦上添花”,我们只有在困难时帮助人、关心人,才会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但如果在人得志、发迹时去关心他,却不免有拍马屁之嫌了。慧眼识英雄于微时,只有在“微时”才能很好地判别其是否是英雄的料子;也只有在“微时”识“英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激励和鼓动作用,使其走出逆境、战胜困难,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
刘邦,原是一个地痞流氓,只因他有进取学习的精神和被人赏识的机会,才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那个富有的岳父吕公,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吕公因逃避仇人来到沛地,遇上了有义气、很豪放的刘邦,觉得他是可造就的人才,于是,便不顾夫人的极力反对,将自己的女儿吕稚嫁给刘邦。事实证明,吕公的眼光很准确。
另一个改造刘邦的人,便是有识之士萧何。当刘邦还是地痞流氓时,萧何便发觉他独特的气质,内心仁厚,慷慨好施,这是天生领袖人才所具有的。萧何不顾刘邦不学无术、口出狂言、羞辱别人的缺点,安排他当亭长,发挥他的长处,帮助他,改造他。当刘邦因没把犯人押解到指定地方而遇到困难时,萧何便提供一些军饷来接济他。而且,萧何还编造了许多有利于刘邦的神话,将平凡的刘邦宣传成一个顺应上天而当天子的人。
在另一方面,萧何又帮刘邦广揽天下英才。如弃暗投明的韩信,由误会到深得刘邦信赖重用,完全是萧何全力保举的,正是因为这样,刘邦才能轻易得到天下。
萧何之所以特别欣赏刘邦,除了他有着领袖的条件和胸襟外,还有其他的许多优点,如他有自主精神,不因娶了一千金小姐而投靠岳父;当他落难山林,也不扰乱平民,具有极强的忍耐;在他不得志时,受尽兄嫂白眼而委曲求全;在得到萧何帮助后,能改过自新,追求上进,而且还能知人善任。
以上的故事,说明萧何由于具有伟大目光,既帮助别人成功了,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如果要想获得巨大的利益,应该懂得人力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