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节点之五:同学

俗话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在这个世界中,能为同窗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经常可以见到。众所周知的“黄埔同学会”的学友们,就常能摒弃偏见,为国共两党合作,为发展两岸关系出力不少。可以说,“黄埔同学会”是一个同学关系的典范。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中,如果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晋职,这大概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保持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在关键之时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当你去托他办事时,特别是办那些比较重要的,不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很难会热情地帮助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方法也很有效。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身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发个E-mail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同窗之情完全可以去掉这些顾虑。

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业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时应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表示关心,才更能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真诚帮忙,别人会铭记在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校友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越聚越坚,越聚越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常“聚”,那份关系,那份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在同学中拓展人脉关系网的做法。

其一,虽然同学之间彼此的工作领域不同,但可以将焦点对准目前的现状。原则上,只要他是拥有进取心且正在奋斗中的人,即使对方在学生时期与你交往平淡亦无妨,你必须主动地加深与其交往的程度。如果你很幸运地找到凡事均能热心帮忙的同学,就更易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了。

其二,在运用前述的方法时,也可并用另一种方法,以扩大同学之间交往的范畴。这个方法是通过同学录上的工作性质来加以取舍,再展开交往。

如果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想必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然而,现在你已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自己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是不相同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在工作中学会培养人际关系,丰富了社会经验,而变得相当注意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很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脉资源的塑造。换言之,不要太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热情大方地来展开交往。

此外,不论本身所属的行业领域如何,应先与最易联络的同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建立关系。然后,从这里扩大交往范围。不妨多运用同学身边的人脉资源,来为自己的成功找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