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好时不要蛮干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三星电子再次延续其全球奥林匹克赞助商的身份。在奥委会挑剔的选择之下,每届只有10~12家国际一流企业才能作为候选者,而三星却能够延续这种身份,这说明了一点:三星和可口可乐、柯达这样的顶级品牌一样,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

三星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首先应该感谢一个人,他就是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李秉喆依靠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推动着三星集团不断前进。他的一生业绩卓著,多次获得国家授予的金塔勋章。1979年,美国巴比森大学授予他最高创业者奖;1982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授予他名誉经营学博士称号;1987年他逝世后,韩国政府追授他一枚“无穷花勋章”。他的生平业绩和经营思想已被写成书,畅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他一生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颇具东方儒教色彩的创业和经营哲学,在世界各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同所有在动**岁月里艰难成长的知名企业一样,三星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和韩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李秉喆始终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着国内外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动向。一个机会抓住了,又一个机会抓住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机会,构成了三星崛起的台阶。

然而,李秉喆并非神仙,他也有过把陷阱当成馅饼的失误。三星之所以没有深陷在失误的泥淖里沉没,完全是因为李秉喆有及时退出的勇气与行动。在回顾他辉煌的一生时,李秉喆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事应该有上阵的勇气,也要有及时退出的勇气。”

三星经营原则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既敢于开拓,又勇于退出。李秉豁先生曾说过:“如果没有100%的把握,那就不要上马。一旦决定某一种项目,就要全力以赴。如果认为没有胜算,那就赶快退出来。”

1973年,三星与日本造船业的巨头H公司合作,在韩国庆尚南道买下150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建造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厂,但当时由于石油危机,世界造船业陷入困境,有的客户甚至放弃订单,要求取消合同。三星一看行情不利,就毅然决定该项目暂时不上马。后来,李秉喆先生回顾说:“如果当时那个造船厂上马,对三星的打击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做事应该有上阵的勇气,也要有及时退出的勇气。”

李秉喆的这次撤出虽然令自己“脸上无光”,但却避免了陷入一场不停投资却没有多大回报希望的泥潭。李秉喆认为:若不及早撤出,那么大型的造船厂将很可能成为三星公司的“滑铁卢”,与其坐等因造船而全军覆没,不如另辟蹊径,别处生花。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形势大好时,“春风得意马蹄疾”,凭一股子干劲与闯劲能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而在形势不好时,却不知道收缩战线、准备撤退,直至“弹尽粮绝”,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了。这种人只知“当老板”,不能“睡地板”。殊不知,一味蛮干将可能丧失老板的称号与蛮干的资格。

做事必须能屈能伸。只能屈不能伸的人是庸才,只能伸不能屈的是骄兵,都不能真正顺应时势,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无论做什么事,在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要咬紧牙关挺住。但在实际操作之中,有些事经过仔细分析后,断无咸鱼翻身的可能。这时,唯有承认现实,选择撤退。因此,“坚持”与“放弃”并不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可以互补的。

有人经营一家餐馆,大半年了还不见起色。原来在餐馆周围虽然有几家大公司,但每个公司都为职工提供午餐,为上夜班的职工提供夜宵,难怪他的生意不好做。经过深入调查,他发现这几家公司对办公用品的需求很大,同时周围还有两所中学、一所小学,文化用品市场大,于是,他毅然将餐馆改为文化用品商店,虽然这一折腾损失了不少,但没过多久就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在股市搏击中,游戏规则掌握在大户手中,对于中小散户股民来说,赢家大都是在“高处不胜寒”时及时抽身的人,都是熊市来临之际,及时“忍痛割爱”之人。可见,“善败”者也是善退者。不善败的创业者,一般都对“必败之势”缺乏判断能力,即所谓“败莫大于不知将败”者;其次是,即使已感觉到失败的压力但仍心存侥幸,消极地观望、等待直至重大损失出现。小企业老板要在失败来临之际冷静分析,首先要对市场竞争态势有灵敏的信息渠道并加以判断,能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将要受损的领域和时机;其次是善于快速退却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即抓住临失败之前的有利时机抢先主动收缩或撤出必败的领域。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对此用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武功高强的人,往回抽枪的动作比出枪时还要快。”脱身最早、最快、最彻底的往往也是受损最小的。这些先期脱身的智者,常常会成为下一轮竞争中的赢家。无疑,李秉喆和松下幸之助这些有钱人,都是“武功高强的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业面临必败之势时,宜先退、早退,但这种退却不是无节制的、无计划的乱退。要借退蓄力,借退蓄势,为下一轮竞争做准备。无数事业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节制的败退必将导致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的迅速解体,形成“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的局面。

因此,不论事业面临多么严重的困难,处于何种危急局面,你绝不可慌不择路,而应保持冷静,全力以赴地挽救残局,尽量减少损失。

当局势不佳时,并经过预测后发现已无扭转局势的可能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撤出来,将损失减至最低限度。能在面临大败之势时减少损失,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这场危机。

三十六计有“走为上策”一计,它蕴涵了丰富的屈伸之理。当敌人具有巨大的优势,而我方没有把握胜利的时候,只有投降、和谈与退却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面的失败,和谈则是失败了一半,而退却并非失败,且属转为胜利的关键。

历来对“走”有两种解释:一是“八宝”出齐,计穷力尽的时候,却能够逃出敌人的包围圈,所谓死里逃生,其欢喜心情,真莫可言喻,故称之为上计;一是相反之语,是战场败兵的一种精神胜利法。无论哪一种战斗,是文还是武,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战斗过程中的小胜小败,若隐若晦状态,瞬息万变,不机警不能应对,不变通无以达权,所要争取的并非暂时得失,而是最后的胜利。最后的胜利属于坚持到底的人。所以,“不走”并非英雄,“走”也并非懦夫。

应走不走,反受掣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事态严重,说走不走,应当机立断而不能立即做出决断的,必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与危险。大都“走”是不得已的事,被迫而走,即使不是深仇大恨,起码会咬牙切齿。一去不回犹自可,若“浪子”回得头来,那就血泪横飞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激烈的战斗中,谁都想摧毁敌方,或“擒贼擒王”地把敌方首领置于控制之下,或伤害,或软禁。虽不置于死地,也折磨个半死,或改造成一个软性动物。若有不幸被擒,在这种情况下,意志薄弱者自不必说,刚勇者必想办法逃脱。

当年西楚霸王战败,在乌江畔自刎收场,并不是他没有退路,只因他曾经破釜沉舟,带领三千江东子弟兵打江山,如今三千子弟兵都无一生还,自己无脸见江东父老,因而以自刎收场。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的表现,否则,如能退回江东,或许还有再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