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事统帅。虽然他后来在圣赫勒拿岛流放时回忆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胜利的回忆”,但是事实上,他的胜利记录和军事成就,超过了以往历史上所有著名的军事统帅,并对以后的军事统帅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世同英、俄、普、奥等组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之间的一次大规模会战,战争发生于1815年,战场在今天比利时境内的布鲁塞尔南边小村滑铁卢。这是拿破仑指挥的最后一次大会战,这一战,法军失败,终结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

这次战争是这样打起来的:1815年初,被放逐于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得悉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之间由于分赃不均而闹得剑拔弩张,几乎决裂,而法国国内人民对波旁王朝的封建复辟和反攻倒算十分不满,便决定趁机再起。2月26日,拿破仑率旧部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逃离厄尔巴岛,顺风飘然北去。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在里昂湾登陆,开始向巴黎进军。沿途所到,守军和派来阻击的军队,大多是拿破仑的』日部,他们不是倒戈相向,就是欢呼归附。从枫丹白露到巴黎的大路上,成群结队的农民夹道欢迎,都想看一看这个穿灰大衣的人。3月20日,拿破仑未放一枪,进入巴黎。路易十八及其朝廷仓皇离京,向比利时方向遁逃。

拿破仑东山再起的消息使维也纳宫巾的与会者惊得目瞪口呆,争吵停止下来。反法联盟各国的全权代表拟订了共同宣言,把拿破仑称为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 “不受法律保护”。他们千方百计要在拿破仑集中全部力量之前就把他打倒。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同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拒绝拿破仑和谈的要求,开始用兵。

反法联盟迅速集结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集结在莱茵河方面的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在巴克雷指挥下,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在意大利方面,奥一撒丁联军6万,由弗里蒙特指挥,在法意边境集结;普鲁士布吕歇尔元帅率12万普军、大炮300门集结于沙勒鲁瓦与列日之间;英国的威灵顿将军统率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炮2百余门,驻扎在布鲁塞尔与蒙斯之间。此外,联军还有预备队30万人。英军和普军在6月中旬集结完毕。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共同行动。拿破仑方面,军队以惊人的速度进行集结,到6月上旬末,约有18万训练有素的军队集结在皇帝的鹰旗之下:拿破仑希望6月底能有50万战士可以上阵。

这次战争,从联盟国方面来说,是不义的、侵略性的战争,但是反法联盟继续打着欧洲各民族反拿破仑压迫的旗号煽动这种民族情绪;从法国方面看,是防御性的卫国战争,但是拿破仑却背着欧洲各民族的压迫者这个历史包袱,无法甩脱。拿破仑想唤起法国人民在大革命初期的爱国热情,但又不敢放手让民众起来。拿破仑只能用不到20万的兵力去对付百万联盟军,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决定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法,争取主动二拿破仑认为当时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因此,在莱茵河、意大利方面,部署一部分兵力采取守势,实行牵制;在西班牙方面,派少量兵力扼守要塞;主要兵力集中于比利时方面。拿破仑计划在联军尚未会齐的时机,先击溃英普军。

6月12日,125 000法军(包括近卫军20 800人)、炮300余门,向比利时方向迸发。拿破仑先用5万兵力牵制英军,主力7万余人于6月16日在林尼附近同普军主力8万人接战,拿破仑力图把英普联军切开,然后各个击破。这一仗从下午2时起,一直处在激战状态,当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只有闪闪电光才照亮硝烟弥漫的战场。当雷雨过后,在落日的余晖下布吕歇尔才发现了普军防线已被突破,普军被切成两段,要想集结已经来不及了。普军全线崩溃,布吕歇尔也被摔伤。拿破仑以为普军已被击溃,命令法军休息一日,才令格鲁希元帅率3万余军尾追普军。自率主力转攻英军。正因如此,普军得以收拾溃散之众,向瓦弗方面重新集结。

威灵顿率兵6万余人.大炮156门,布阵于滑铁卢村南。这个阵地后方有圣让山作依托,阵地前地势低洼,右侧有坚固的乌古蒙堡垒,中央有圣拉埃村。左侧有莫斯安、拉埃、帕佩罗特等小村及沼地和灌木林。山冈背后有一条低陷的横路,预备队和骑兵隐蔽在这里。号称“铁公爵”的威灵顿,长于防守而短于进击,特别是他同拿破仑这样的对手交锋,加倍谨慎,着重防守。他正确估计到,只要挫败拿破仑的进攻,就能争取到胜利。因为拿破仑不再可能有后援。

6月18日,拿破仑率军7万,炮246门,追击英军,在滑铁卢附近扎营。拿破仑将总预备队置于中央后方。司令部设在李格芬村。对于英方阵地,拿破仑侦察得不够清楚,但他正确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乌古蒙,形成对峙。午后1时,拿破仑正想以主力猛攻中段,但飞马来报,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一部来援,这位具有“屡败屡战”顽强精神的布吕歇尔,迫使拿破仑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迎击这部普军,阻滞其行动。拿破仑火速传令,让追击普军的格鲁希元帅立即率部来滑铁卢增援,然后法军以密集队形猛攻英军中部阵地。英军顽强抵抗,双方反复争夺,伤亡都很大。到下午6时许,在拿破仑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下。终于突破英军中部防线,占领了圣拉埃,但是由于法军突击队经过长时间冲锋,伤亡很大,无力扩张战果。

英军开始难以支持,而法军也难以扩展战果,双方对于援军的盼望达到了顶点。英军认为普军必将赶到,法军认为格鲁希部一定会来,这种焦急的盼望,使滑铁卢战役在战争史上独具特色。然而,最终盼来的军队还是普军,格鲁希部音讯杳然。格鲁希为什么不来?据说是拿破仑给他的指令不明确,格鲁希误以为拿破仑要他前往另一个目标瓦弗,而不是向拿破仑靠拢。尽管西边炮声隆隆,格鲁希还是坚持向瓦弗进攻,实在奇怪。格鲁希究竟是存心背弃拿破仑,还是真的误解了命令,也就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布吕歇尔把普军合在一起,共3万余人,投入战斗,狂攻法军右翼。拿破仑不得不孤注一掷,命令近卫军投入战斗,对英军作最后攻击,但也未能奏效。英军在普军的支援下,发起反攻,拿破仑腹背受敌,战局急转直下,最后大败。19日,普军骑兵袭击李格芬村法军司令部,拿破仑乘马逃出战场,法军全线崩溃。1815年6月21日,拿破仑败归巴黎,百万反法联军也源源进入法境。7月7日,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结束了“百日执政”。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

恩格斯认为,拿破仑指挥的滑铁卢战役是“在完全防御性的战局中进行进攻战和不断攻击的最出色的例子”, “这位完全为了保卫遭到敌人侵犯的国家而战的统帅,在一切地点有机会就向敌人进行攻击;虽然总体说来兵力始终比入侵的敌人少得多,但是他每次在攻击的地点都能够造成优势,而且通常都获得胜利。”滑铁卢战役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计划本身或计划执行上的原因,而是政治方面和战略方面的。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同盟国方面在兵力上占有巨大优势,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因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