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塞下曲”是唐代乐府诗题,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多写边塞战事。李颀的这首《塞下曲》描写了一位并州壮士的经历:从少年时便勇武超群,然后到边塞从军,屡立战功,却一直不被将军知赏。颇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慨。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冠,为一时之冠,即数第一;并州,地名,相当于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自古幽州、并州多出豪侠之士。这两句表现了诗中主人公的勇武超群。大意是:有一位并州壮士从少年时便开始学习骑马射箭等诸般武艺,在当地勇冠一时。在豪杰辈出的并州能被推为第一,可见其武艺确实绝伦。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出身,加入军队;垂,流传。两句大意是:很早就参了军,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屡立军功,名垂大漠。这两句写出了并州壮士的赫赫战功,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做好了铺垫。

“戌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戎鞭,指驱赶战马的马鞭;羌笛,一种羌族的管乐器,似笛竖吹,声调悲凉。后羌笛多与边愁、乡思联系在一起。两句大意是:并州壮士腰下插着马鞭,到处纵横驰骋;有时于寒风萧萧、白雪飘零之际独自吹起悲凉的羌笛曲子。这两句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传神,既表现出其英姿飒爽,又状其特立独行。“羌笛雪中吹”句意境凄美悲壮,蕴涵着深深的思乡和自嗟之意。多年戎马倥偬,立功无数,却未有封侯之赏,深深的失意和乡愁相交织,于是哀怨之情郁于中而发于外,借羌笛之声流露出来。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膂力,指体力、筋力。两句大意是:如今已在边塞征战多年,渐渐地感到年老体衰,不复有当年的勇猛,而至今仍然不为将军所知,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壮士的事迹在士兵中有口皆碑,然而他屡屡立功又屡屡得不到封赏。个中原因恐怕并非是将军不知,而是知而不赏,这就含蓄地揭示了军队中存在的赏罚不公、有功不赏这一不合理现象。诗人最后的这两句感慨颇深,让人倍感遗憾和沉痛,发人深省。

全诗融叙述、议论于一体,表达了对一位壮士怀才不遇悲剧的同情。诗歌语言流畅,言简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