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身边的小人

在你身边转的人很多,可以说良莠不齐,用心各不相同。如果不注意选择和鉴别,很有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所蒙蔽。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到头来,自己反遭其暗算。所以,作为领导,在工作中必须学会练就观人察质的本领,识别出身边的“小人”。

归结起来,领导身边的小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为“势利眼”。

他们善于察言观色,脸皮很厚,把自己当成商品,在工作上也爱讨价还价,要求领导给他们晋升或加薪;或者在工作上不安分,但却热衷于和领导套近乎,不愿凭工作成绩得到领导的重用和提拔,只想通过和领导的私人关系捞到好处。

“势利眼”一般都嘴甜、心细、脸皮厚,眼睛向上看,不把无职无权的人当回事。对于这种人,领导者光凭自己的眼睛很难识破他们,因为这些人很会伪装自己。只有多听取群众的反映,才能看穿这种人的真实面目。

周某当总经理时,公司里有一位高层职员经常到周某家里拜访,对周某极尽讨好之能事。而当周某下台,郝某当上总经理时,这位职员马上到郝某家里送礼,并数落周某的不是,将郝某捧为最英明的领导。郝某听了群众的反映,果断地将这位职员冷落在一边。这位职员就属于那种势利小人,不能重用。

第二种为“两面派”。

他们在人前往往有一张永远灿烂的脸和甜蜜的嘴,而在人后则是另外一付模样。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他们的表现完全不一样。领导在的时候,他肯定是最勤劳的一个,连脸上的汗水也顾不得擦,就是想给领导一个好印象;领导一旦离开,他就不知去干什么了。

对待“势利眼”和两面派,无疑是不能距离太近的。他在哪个部门任职,哪个部门就会被他搞得乱糟糟。作为领导者一旦发现下属是这样的人,就应心里有数,严加防范。

第三种为“随风倒”。

这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完全采取迎合别人的姿态,往往谁也不得罪。领导提出一个新的政策措施,他们总是随声附和,其实心里想的不一定是那么一回事。

隋炀帝在位时,臭名昭著的大臣裴蕴伺察出炀帝不爱听相反意见,喜欢听话的人。他便时时处处表现出顺从听话的样子。他任御史大夫时,隋炀帝想给谁加罪,他就曲法顺情,构成其罪;隋炀帝欲宽宥谁,他便重罪轻判,将之释放。

就这样,裴蕴越来越受到隋炀帝的宠爱,官越做越大,隋炀帝也对他言听计从。司隶大夫薛道街因违隋炀帝之意遭到谴责,裴蕴便落井下石,在隋炀帝面前大献殷勤,数落薛道衡的种种不是,结果隋炀帝盛怒之下便杀掉了这位忠诚的司隶大夫。裴蕴的恶劣行为使人心日益厌隋,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这类下属只是主子的奴才。他们不辨是分,不明善恶,只是墙上的草,哪边硬就倒向哪边。这种人虽说也替主了办了一些事,但最后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办了坏事。他们行事为人都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第四种是“乱嚼舌头”。

有些下属爱打听别人的隐私,喜欢传播小道消息,对他人评头品足,爱搬弄是非,对于这类人,领导不妨告诉他几个所谓的“小秘密”,看他是否泄露出去。若发觉他传播给别人的内容,远多于你透露给他的,就要小心了。这样的人多半是靠不住的,永远不要把单位的一些重要消息告诉这类人,否则就好比在你身边安了一颗炸弹,没爆炸的时候风平浪静,可迟早有一天会爆炸的。

第五种是“溜须拍马”。

这类人不难识别,从他们的言语、动作和神情上就可以表现出来。大凡溜须拍马者,都是打着关心他人的旗号,好话捧着,好礼送着,将领导侍候得如皇帝般舒舒服服,使其不得不考虑重用他们。而下一步,小人得志后就为所欲为、作威作福,甚至打你个耳光你还以为他在帮你赶蚊子。接着他就像蛆虫一样一步步腐蚀你,然后微笑着在背后给你一刀。大势已去时你才幡然醒悟:小人心黑嘴甜,他们吃准了领导喜欢这一套。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识别这类人,关键在于领导能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处自重、白省、自警、自励,对于那些无事献殷勤者,既有古人“恶其媚”的刚直不阿,又有“暴语于朝”的惩戒手段,溜须拍马就没有了市场。

古人云:“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充分说明古人对小人是多么的深恶痛绝。事实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只要有小人存在,就会鸡犬不宁。因此,领导尤其要识**边小人的“毒招”,不给小人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