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可走极端

在待人处世中,万不可把事情做绝,要时时处处为自己留下可回旋的余地。世事如浮云,瞬息万变。不过,世事的变化并非无章可循,而是穷极则返,循环往复。 《倜易·复卦·彖辞》中说: “复,其见天地之乎!”“日盈则昃,月盈则食”,中国人从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中得到心灵的启示: “无来不陂,无往不复”,老子要言不烦地概括为: “反者道之动。”人生变故,犹如环流,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生活既然如此,安身立命应处处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不及是大错,大过是大恶,恰到好处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常言说: “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而止,尽量做到见好就收。

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看他会不会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并不是懦弱,在人生的进程中要善于权变通达,能屈能伸,在适当的时候心情愉快地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目标去追求,小有所成,感觉良好。自不量力是安身立命的大敌。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贪欲、不恋战,是古今中外智者的忠告,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艺术。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歌功颂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宁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举荐,狄仁杰升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狄仁杰针对当时吴、楚多庙宇的弊俗,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夏禹、吴太怕、季札、伍员四祠,减轻了江南人民的负担。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

当时,受越王株连的有六七百人在监,籍没者多达5000人。狄仁杰深知大多数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则天说: “此辈成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杀为流,安抚了百姓,稳定了豫州的局势。

其时,平定越王李贞的是宰相张光迅,将士恃功,大肆勒索。狄仁杰没有答应,反而怒斥张光迅杀戮降卒,以邀战功。他说: “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明公董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兵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狄仁杰义正辞严,张光迅无言可对,但怀恨在心,还朝后奏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后为洛州司马。

但是,狄仁杰的才干与名望,已经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职,狄仁杰谨慎自持,从严律己:一日,武则天对他说: “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谢日: “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

张光迅因为遇到的是狄仁杰,所以幸免于难。在我们赞赏狄仁杰的坦**豁达的时候,还要吸取张光迅的教训,世事难料,所以不要走极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下面这个例子也是做事走极端的故事。

商朝时期,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 “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绳谏净说: “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 “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 “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追求仁德是圣贤所为,但凡事都不应钻牛角尖,伯夷、叔齐就是因为太强调仁德不会变通,才饿死在首阳山。

中国人办事讲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折中调和,不走极端。在为人处世时,严格要求自己,办事知道节度,不走极端,可以通行无阻,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