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貌地沟通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种言行方式和规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正如《晏子春秋》所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讲礼貌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顺利发展。

所以有人说,礼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礼貌是感情的“黏结剂”,礼貌是打开办事成功之门的“钥匙”。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动作或礼貌习惯都有可能影响到办事的结果。所以,在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礼貌待人,才能不因小失大。

有一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被导师带到某国家某实验室里参观实习。他们坐在会议室里,等待实验室李主任的到来。这时,有位实验室的服务人员来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漠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有矿泉水吗?天太热了”

服务人员回答说:“真抱歉,刚刚用完。”

学生们顿时怨声一片。

只有轮到一个叫李阳的学生时,他轻声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

这个服务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因为这是她当时听到的唯一的一句感谢话。

这时候,李主任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可能大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竟没有一个人回应,李主任也感到有点尴尬。李阳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起手来,由于掌声不齐,显得有些零乱。

李主任挥了挥手说:“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的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实验室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个纪念。”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一个个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李主任双手递过来的纪念手册。

李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李阳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

就在这时,李阳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接过纪念手册,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李主任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用手拍了拍李阳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李阳很礼貌地回答了自己的姓名,李主任点头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情景,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在毕业生的去向表上,李阳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这个实验室的名字。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学找到导师问:“李阳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

导师看了看这几张因为年轻而趾高气扬的脸,笑道:“李阳是人家实验室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不仅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你们的成绩还比李阳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礼貌便是重要的一课。”

礼貌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很珍贵的事情。礼貌无须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李阳就是凭借自己的礼貌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有礼貌的人做事有理、有力、有节,知道体恤别人的难处,懂得妥协的艺术。一个有礼貌的人,到处都会受欢迎,朋友会越来越多;相反,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人们碰到他也会走开,这样他的朋友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会变成孤家寡人,成事也就变得更困难了。就像李阳的那些同学们不是就已经吃到了没有礼貌的亏吗?

礼貌虽然是人际交往中外在的表现,但它与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礼貌是文化和道德修养之表,文化和道德修养是礼貌之里。表里相依,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讲文化,讲道德,有助于讲礼貌;而讲礼貌,又有助于提高文化、道德修养。

讲礼貌的内涵有很多,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礼貌原则。在办事的过程中,遵循这些公认的礼貌原则,就会给你办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访问之前,应想好自己开门、关门的方式与动作,尽可能礼貌些。当然,也没有必要太紧张,而表现得太过拘谨,最好是形成好的习惯。古语说得好:"习惯成自然。"原则上应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开门,在打开时,以自己能自由进入的程度为宜,不要太小,也不可太大。

(2)落座时的位置问题。切忌坐在主位上,而应坐在侧面的位子上。因为自己是来办事的,最好坐在靠近房门的位置,也不能离主位太远,适度最宜。座位与主位的远近,要由自己与顾客的亲疏关系来确定。

(3)人的坐姿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表现出自己的修养,一般宜端正姿势,静静地坐下,以等待对方的接待为好。比如:坐在椅子上,自然大方一些,把双手放在扶手上,不紧不松,力求自然舒服。双脚也不可开得太大,不要右手拿着烟,跷着二郎腿,口里吐着烟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