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方能圆,处世有术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做人要能方能圆。

人生在世只要能做到能方能圆,必能无往不利,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让,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1.做人讲究外圆内方

“方”就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

“圆”就是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事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讲究外圆内方。

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珑、滚来滚去的球,那就失方圆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他在1946年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蒋介石拉下脸,而当蒋以“教育部部长”一职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泥淖时,黄却不为所动,回绝道:“我不能自毁人格”,维护了政治气节。

中庸性格,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

中庸二字,用今天的话说,并不难理解。一个圆的中心是它的圆心;一个四边形的中心是对角线的交叉点。一百里的路途,走到五十里时,就是到了中点。但现实做事中,中庸要比这复杂多了。

宋代程颐这样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做事从表现上看来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更平常。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荀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认为,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如果你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这样,你的为人处世就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2.凡事都退一步想想

每个女人都渴望成功,而且成功要连续不断,从一次小小的成功,到更大成功。仿佛人天生就是追求成功的,而不允许自己有所失败。当然,这种心思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是有追求的,人都想有所进步,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超过别人的愿望,但事实上,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别人,一味追求成功,一味闷在一条死胡同里,必然会导致无为的失败甚至牺牲浪费。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没有理由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为什么非要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呢?为什么非为一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呢?为什么不向后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聪明的女人总是有远见卓识,她们不会一味地走进一条死胡同,相反,她们善于在广阔的人生海洋中发现机会。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于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大禹治水的故事同样给我们以启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传说尧在位时年年大水泛滥。尧让鲧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可是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足足用了九年时间仍没将大水治服,结果却被舜杀掉了。舜利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善于作退步思考,不钻进一条死胡同里。他凭着自身的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利用疏导的办法,开凿了许多条河流渠道,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河,由大河流入大海,最终取得治黄的成功。

其实,疏导对于筑堤来说是一种后退,面对汹涌而来的河水,我们不后退怎么能行呢?后退并非意味着河水的强大,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手段来控制它、牵引它、疏导它,使它按渠道流入大海。这种方法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吗?

退本身并不能说明我们胆怯、弱小,是逃兵。相反,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则是我们智慧的象征。

3.以柔克刚,避免受伤

以柔克刚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有句俗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话说:“百人百心,百人百姓。”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为人处世更需要善于以柔克刚。

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轻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处。”应以己之长,克其之短,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都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各有损伤,事情也必然闹砸。反倒是过犹不及,悔之晚矣。

倘若以女人特有的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暴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绵绵,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但若暴雨一阵,火灭去,又添洪水泛滥之灾,一浪刚平又起一浪,得不偿失。

4.适时示弱,保护自己

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在自然界进化的过程中,越是善于示弱的动物,越能有效地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乌龟在遇到强敌时不会与之争斗,而是将自己柔弱的头和四肢缩到硬硬的龟壳内,龟才能活得相当长久。自然界尚且如此,人类更是不例外,适时、适度地示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一个勇敢的人,但时时处处不示弱的人能得一时之利,有时却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倒是有些人,凡事忍让,不逞能,不占先,心境平和宽容,能抛除私心杂念,不受外人干扰,做事持之以恒。他们即使遇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因为心境平和,所以能处之泰然。这种人跑得不快,但能坚持到终点。而向人示威,人人都会,向人示弱却只有少数人才做得到,因为示弱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聪明的女人,把示弱当成一种允许和必须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天生的柔弱气质,能够保护她在人生中得到呵护,拥有幸福。

示弱是生活的艺术。柔弱是女人的天性,但现代社会在男女平等的浪潮之下,很多女人开始变得像男性一样独立强硬,这本来无可厚非,不过在生活中,聪明的女人即便不柔弱,也要懂得“示弱”,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人生的大智慧。

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都有超越别人获得心理优越感的需求。太聪明、太独立的女人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可是一个人的能力过强,会给他人以很大的压力,与之相处仿佛总是在提醒自身的无能和低劣,这样的女人反而让男人感觉不到温暖,很难与她分享浪漫。因此女强人们千万不要把职场上的咄咄逼人带回家,在爱人面前,要懂得迅速转换角色,要学会收敛过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矛盾的解决,既不能冲动,也绝不能靠逞强,只要心里有爱,不妨装装糊涂。一个常犯小错误但能力出众者降低了对他人的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既维护了他人的自尊,也满足了对方的好胜心理,因而也容易赢得更多人的喜爱。所以,越是事业成功的女人,越要懂得示弱。“白璧微瑕”比“白璧无瑕”更能赢得男人的怜惜与喜欢,少一些指手画脚,男人会感觉轻松一些。

性格倔强的女人,也常用强硬的态度对待生活,宁折不弯,不肯退让半步。但过分要强,会让身边的男人显不出自己的重要性。她们常常很“理智”,却不够“聪明”。在两性关系中,应该强调示弱,并且需要把它和适当的退让和放弃结合起来。这不是在否认女权和独立,而是如何去合理经营家庭感情,或是如何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寻找幸福。一句话,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传统意义上的女人,而非一个赚钱机器或“女强人”,但内心还是应该勇敢坚强独立。在情场上,不肯向男人低头,拒绝男人的照顾,结果除了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之外,大多只能落个独自垂泪的后果。钢劲的旋律缺了柔美音符的点缀所造成的遗憾,等同于女人不会示弱,从而丢掉了应有的魅力和美丽。

示弱是成功的前奏。成功的世界总是留给智慧的人,你有多少弱处其实就有多少失败的可能。不过,再纯的黄金也有一点儿杂质,再亮的光芒也有一丝暗影,揭开华丽衣裙,**自己的伤疤,这也是一种勇气,其实只有这样,才会有弥补的机会和可能。

示弱并不代表惧怕、怯弱。人的一生很短,大家都是以快乐为最终目的。所以很多时候,用豁达而宽容的态度对待一些年龄渐长、心智尚未成熟的无礼挑衅,犹如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微微一笑间超然世外,对于对手也是极大的打击,犹如蓄势的拳头打在棉花上,只会产生毫无成就感的失落。

5.该违心时就要违心

人们通常把违心说话、违心做事,看成是一种世故、一种虚伪、一种人格破损和刁钻处世。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许多时候,它可以是智慧,也可以是一种善良,一种献身。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矛盾复合体,那么处在这个复合体中的人,必然会领受许多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物质客体与精神自我的不协调和不统一。矛盾的错综决定了人们在解决它时出现大量“二律背反”。为了外部世界的那些需求,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自我的抉择,于是,产生了说违心话和做违心事。

许多时候,我们在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说着自己并不想说的话,甚至还很认真。因为慑于压力、屈于礼仪、拘于制度、限于条件,我们进了不想进的门,陪了不想陪的客,送了不想送的礼,笑了不想笑的笑……

人都想自由自在,都想随心所欲,但是,世界从来不是看你的眼色行事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动地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不仅有自身还有环境,不仅有现在还有未来,不仅追求实现自我还在追求安全、友爱和形象。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心愿换取平静、换取尊严、换取良好的环境还是十分必要的,尽管你对这种自我背弃并不很乐意。

有一对情侣,一个脆弱,一个诚实。忽然有一天诚实的一个得知脆弱的一个患了绝症,如果直言相告必然加速脆弱者的死亡。于是,他平生第一次编出一段“绝症可治,治愈不难”的谎言,这可是一个最不愿说谎的人对一个最需要诚实的人说的谎啊,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违心都有痛苦,弄巧时也可以是人生的一面风光。如果,你的上司十分喜欢听好话,偏偏你又不得不指正一下他的差错,这时你开门见山直言要害当然既省时间也符合你痛快为人的个性,但是,那样无论是对单位还是本人都将很糟。如果你试着先讲一通上司的成绩,再讲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尽管那些优点是勉强的,有些还不单属他一个人,然而,却使上司既改了差错又让他对你刮目相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就是我们自身,出于片面和执迷,也并不是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给自己设路障、捅娄子的事也常有,违着自己的心愿接受一下旁观者的点拨和训导,也可能有别番风光。

有位年轻人小时候很不想读书,迫于父母的强制和周围的压力,才不得不违心埋头于书本之中。18岁考上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分进一家化轻公司工作。公司只缺财会人员,经理要他改行为单位解难,他很爱自己的专业,出于无奈,服从了需要。谁知后来他在会计与电脑的交叉点上又开发出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不仅专业未丢,还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后备干部。

可见,违心也有利己的时候,至少利于纠正主观偏见、克服个人膨胀、和谐全局。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要自己高兴,同时也要大家高兴,如果世界因为你的服从和委曲而有了风光,也不会少了你的那一份。当然,这风光也不会无限。如果你处处由别人支配,事事处于无自我状态,把自己规范成一钵盆景,只要别人喜欢,别人满意,自己扭曲成什么样都可以,那就怎么也风光不起来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制度、礼仪、习俗无不作用并制约着你。台湾作家罗兰早有所告:“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整天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他自己所想过的生活。”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人际间的纵向联络会日趋淡漠,但横向间的联系只会加强。如果你在交际中没有妥协、忍让和迁就的准备,那只能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将牵制得你疲惫不堪而无法前进。所以,虽然妥协、迁就都有“不得不”的那种心态,但仍不失为人际间的“润滑剂”。

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贡献做着偏高的估计,为了保护这种偏高带来的高期望,我们都应当多看他人的优点少说他人的缺憾。当然,这一多一少,无疑偏离了真实,显然也有了违心的成分。

当然,这都不包括虚其表面、用以心计(除非对付敌人)的那种“违心”,因为,那是超出道德规范、蓄谋策划的行为。

以说假话、使绊子为第二职业的王熙凤对浪**丈夫贾琏纳尤二姐为妾是醋意刻骨的,但出于她的刁钻却能违心说出万千甜蜜来,一会儿“大恩人”,一会儿“好妹妹”,口里全是自怨自错:“怨不得别人,如今只求妹妹疼我!”“只求妹妹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留我个站脚的地方,就是叫我服侍妹妹梳头洗脸,我也愿意!”待将二姐骗及身边,设套逼死了她还假意哭道:“狠心的妹妹!你怎么丢下我去了?辜负了我的心!”那一言一行做得“和美非常,竟比亲姐还胜几倍”。

这里,王熙凤只用暂时的做作来隐蔽祸心,以达到深层的极欲,有道德的人固然不能为,而易轻信的人也不能在交际中少了防范。

违心,有自我压抑,也有融合群体的亲和力,可以是软弱者的自保,也可以是奸诈人的烟幕。它像一杯白水,可以放糖浆,可以放柠檬、放橘汁,也可以放毒药!

如何让违心违在情分上,又符合天理良心,才是我们应该遵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