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吾日三省吾身

金钱、权力、盛名……都是人心之向往,当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这些身外之物时,有的已经迷失了自己,而有的人却能时时警醒,反而能鞭策自己向更高的地方前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的确,人一旦飞黄腾达,身居高位,就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臧否。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省,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融入大众之中。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曾国藩以他身居高位的亲身体验,具体开出了三个药方,以防居官之败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此事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唯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唯恐自己不能胜任。《周易·鼎》上说:“鼎折断足,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这种情形很可怕。”说的就是不胜其任。方苞说汉文帝做皇帝时,时时谦让,像有不能居其位的意思,难道不是在不胜任这方面有体会吗?孟子说周公遇到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人,仰天而思虑事情的原委,以致夜以继日,难道不是在唯恐没有结局的道理上有体会吗?

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自己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他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来形容居高位者随时有翻车的可能。

他进一步阐述,国君把生杀予夺之权授给督抚将帅,如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如果大臣保举太滥,对国君的名气不甚爱惜,好比伙计低价出售浪费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进而推说,不仅被认为偷人家的钱财,还被说成是盗,何况是借国君之名气获取私利呢?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就违背了不干预之道,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一事想贪,则可能事事想贪,一时想贪,则可能时时想贪,从而陷自己于不利之地。

至于不终、不胜,曾国藩则更深有体会,他说:“陆游说能长寿就像得到富贵一样。开始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挤进老年人的行列中了。我近来混了个虚浮的名誉,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就得到了这个美好的名声了。古代的人获得大的名声的时候正是艰苦卓绝的时候,通常不能顺利地度过晚年!想到这些我不禁害怕,有准备写奏折把权力辞掉,不要再有管辖四省的想法,因为我害怕自己背上不胜其任、以小人居君子的罪名。”

曾国藩作为一名政府大员,不论是出于自卫,还是出于名利,他也曾面临过无数的空中乱石袭击的危险,但都能化险为夷。不管他人如何评判,他最终功德圆满,这是他时常反躬自省的结果,这也是他能在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中立足的根本。

所以,无论是为人处世也好,经商做官也罢,我们都要时时提醒自己,每日三省,尤其是在功成名就的那天,更不能得意忘形,要用一种居安思危的清醒去面对。唯有这样做,你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