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

小苏正在打电话,她5岁的豆豆在旁边不停地捣乱“妈妈,我能不能出去玩?妈妈,我玩一会儿游戏好不好?妈妈,我渴了,想喝水。”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求,小苏摇手示意他等一会儿,但是孩子坚持说:“妈妈,你怎么就不快一点?”小苏对豆豆耳语,让他安静一会儿,等她打完电话再说。于是孩子走开了,但转眼又回来了:“现在,我总可以出去玩了吧?”面对着这么不懂事的豆豆,小苏非常无奈。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这么不懂事呢?他怎么就不能体谅一下大人?

事实上,孩子不懂得体谅他人有一个必然的过程。如5、6岁的孩子一般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精神全部集中在自己当下的需要和兴趣之上,对任何事情只考虑他们自己的那方面。他们还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无从想像别人会有什么想法。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一时期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尽量耐心和宽容一些。因为在经历这一个过程的时候,孩子也正慢慢学习如何考虑他人的感受和见解。平和的态度与引导,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依然那么任性、自己说什么就一定要别人去做,这就需要家长注意了。首先,家长应该先找找孩子不懂事的原因。

归结起来,孩子任性、自我、不懂事、不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有如下的原因——

 家长过于纵容,在孩子出现不顾虑别人感受、自我为中心的初期,家长没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认为不理解他人的不好,反而凡事顺从,凡事考虑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习惯,而难以改正。

 孩子个性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导致孩子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为,他的圈子自己就是中心。因此,这些孩子喜欢以怀疑的眼光看人,以戒备之心疑人,总怕别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 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一个缺乏“爱人之心”的孩子,是很难做到去关注别人,站在别人的问题上考虑事情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都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如果教育方式不当,便可能使孩子变得任性、自我,莽撞。到时候再**就不太容易了。

将心比心惹人喜欢

小军很聪明,但是很调皮,一天到晚捣蛋个不停,不是打了邻居家的妹妹,就是与小区里的其他男生发生争执。爸爸妈妈不知道事情的症结所在,以为孩子就是好动、调皮而已,况且也没有酿成什么大问题,也就算了。但爷爷可不这么认为,爷爷说“小毛病不改,大毛病就难治,孩子这样,就是因为不懂得将心比心造成的。”于是,爷爷找了个机会教育小军。

那一天,小军过生日了,爷爷送个他一只小乌龟当作生日的礼物。

男孩很喜欢它,总是试着与它玩耍,然而小乌龟却害羞似的一下子就把头和脚都缩进了壳里。男孩用棍子捅它,想把它从壳里赶出来,但小乌龟却丝毫未动。

爷爷看到了男孩的举动,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不要这样对待小龟,你要学着将心比心啊;假如你的伙伴也这样对你,你还愿意跟他玩吗?”还没等男孩说话,爷爷已经把小乌龟带进屋里,放在了暖和的壁炉旁。不一会儿,小乌龟觉得热了,伸出了头和脚,并缓慢地向男孩爬去……

小乌龟和人一样,也需要温暖。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拿出将心比心的善意、真诚和热情,使别人获得温暖后,自己才能在相互的交流中温暖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多一些宽容,将心比心,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处处都充满了温暖。

让孩子学会同情弱者

大课间时间,5(1)班的同学,在班级的活动场跳起长绳来。

突然,笑笑同学跳进去时不小心把绳子绊了,立刻就有同学急得边跺脚边大声说:“笑笑,真烦人,节奏不对,唉!”

还有的同学毫不避讳地指责说:“哎,你会不会跳呀,不会跳旁边站着去。”

其他同学也明显地把不满写在了脸上。这时,笑笑已经羞得面红耳赤了。

班主任赵老师把这一幕看在了眼里,她发现自己得关注孩子的“理解”教育了。

那天班会课上,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今天大课间跳长绳时,很多同学都非常认真,跳得很好,我很高兴。但是当我看到跳绳跳得不好的笑笑同学因动作不协调失误而遭到很多同学的指责时,我的心里很难过。孩子们,十个指头有长短,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在我们的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同学在学习、运动等方面的能力强一些,也总会有少数同学在学习、运动等方面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呢?是用我们的一颗诚挚的心去温暖帮助他们迎头赶上呢?还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去冷嘲热讽使他们丧失信心呢?”

一些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

赵老师继续说:“学习跳长绳,每个同学都是从零开始的,从不会到会,都需要时间和训练,都有一个过程。只是我们有的同学需要的时间长一些,有的同学需要的时间短一些。长绳跳得好的同学要学会将心比心,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体谅别人的心情,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多给与别人鼓励、支持,而不是不耐烦,看不起。你们说是不是?”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的!”

是呀,只有懂得了同情与理解,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此外,家长还应该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要太宽,也不要太紧,只有如此,孩子才能逐渐养成理解他人的心。

家长不能说的:

◆ “你怎么老是这么不懂事呢?你知道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不能让我们省心一点吗?你就不能想想你爸爸妈妈的感受吗?”

类似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觉得腻烦了,你怎么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几句话呢?

◆ “我的少爷,求求你别这样好不好?”

孩子之所以不能推己及人,是因为孩子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果你能告诉孩子,我在做着什么,你打扰了,可能会影响到事情的进度,孩子也许能懂事一点。哀求孩子,只会让孩子调皮心大发,更加得寸进尺。

◆ “住嘴,你怎么就不能听话一点?不听话就走吧,爸爸妈妈不想理你了!”

你的独断专行让孩子也因此变得跟你一样偏激与暴躁。所以,要想孩子理解你,听你的话,有话就应该好好说。

教子加油站:

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不要拿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尤其切忌拿其他孩子的优点比孩子的缺点,“看某某比你懂事多了,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之类的话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让他心理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

 不要迁就孩子的坏毛病。孩子任性无理,家长明知孩子错了,但因为心疼孩子,怕孩子哭闹,就一味地迁就孩子,导致孩子更加地唯我独尊、不懂得宽容与理解。

 不要大喊大叫,不顾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孩子不懂事、不能理解大人的难处,一意孤行,这是需要批评的。但一些大人不顾场合,对孩子大喊大叫,让孩子觉得颜面扫地,他非但不能做到理解他人,还因为变得更加地叛逆。

 家长自己错了,却不改正。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不懂得体谅别人,成天总抱怨个不停,让孩子如何去体谅与理解,宽容与释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