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

陈宇从小就喜欢黏着妈妈,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吃饭散步、穿衣洗澡都离不开妈妈。妈妈虽然累一点,但看到孩子这样亲近自己,感觉非常幸福。

后来,孩子渐渐大了,其他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了,而他却不能;有一次吃鸡蛋,其他小朋友都吃的好好的,他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平时吃鸡蛋,都是妈妈剥好蛋壳送到他嘴边的。为此,幼儿园老师找到了妈妈,反映这种情况。看到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妈妈也很着急。

其实,孩子从依赖别人到独立,是成长必经的过程。依赖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但如果孩子对大人的信赖,演变成利用大人来做他该做的事,或者是用来避开接受失败挫折的挑战,那么这种依赖就是负面的,不健康的。生活中,类似于陈宇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有一些孩子,甚至上了大学,生活还不能自理。其实,这些孩子并非天生自理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差,归纳起来,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像陈宇这样,许多孩子从小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中宝,自幼就在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宠爱造成孩子任性、刁蛮的性格。过度的包办、代劳,不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还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娇气、懒惰使孩子变得更加喜欢依赖别人。孩子依赖的心理,多数是在优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好逸恶劳是人的通性,如果有人代劳,何必自己辛苦去做呢?这样的心理让孩子心存依赖。别人的帮助越多,他的依赖性就越强。

 为了得到关注,而依赖于他人。 一些孩子利用依赖性作为一种表现自己价值或者引起别人注意的手段。“妈妈帮我一下,我看不懂这本书。”他们的请求远远高于他们实际需要的帮助。而父母屈服于孩子的哀求,或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长而耽误了学习,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导致孩子依赖性的产生。

 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信任别人,没有自信心的孩子不信任别人,没有自信心的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好,因而不敢独自做事而想依赖亲近的人。

要改掉孩子过份依赖的毛病,首先要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孩子的依赖心理多是由家长给养成的。如果家长不能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就很难克服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了。

纠正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父母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不要包办代替。学习生活技能,是训练独立自主的好方法。让孩子摆脱妈妈的依赖,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立。穿衣戴帽不再代劳;自己睡的被褥自己叠;如果是一块小手绢,建议他自己洗……对孩子所做的努力要及时做出肯定。

2.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过。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如不少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拉起来。为孩子准备上学,成了许多家长的痛苦折磨。

小王也曾经历这样的折磨。后来,她知道自己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让孩子再一味地依赖自己。首先,她把孩子上学能走的路线详细地侦察了几遍,帮助孩子制定好了可以安全到达学校的路线。在与孩子一起外出的时候,向孩子有意无意地讲解了一些交通常识。

这一切通过近半个月的精心策划后,她找了一个机会跟孩子谈了一次心:“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以后如果再起来晚了,要自己去上学了,迟到了只能由你自己负责。”

第二天,闹钟一响,儿子果然立即跳下了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对孩子施行教育的过程中,小王意识到,父母的包办,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与对自己、对生活的责任感。比如,像小王的儿子那样,大人越是不冷静、越是督促、批评、越是替孩子着急,孩子就越磨蹭,越不着急。等到小王不再让他依赖,要求他自己去承担后果的时候,孩子开始意识到,起**学,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因为没办法依赖谁,所以孩子的克服了依赖心理。小王的做法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

3.学习上自主。在孩子自己第一次学习时,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自己学的习惯,遇到问题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思考;对已经养成依赖性的孩子,父母抱着逐渐放手的原则,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到位。孩子在学习的整个时间里,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看管学习过程,要看结果。

4.让思维跳跃。如果说行为依赖于别人是可怕的,那么思维依赖于别人是更可怕的事情。想是做的前提,不会思考,不知道去思考的人,如同没有灵魂一般。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思考,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5.常带孩子出去旅游、野炊,让他认识不同的生活环境,为他提供多样生活经验,并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不仅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生活自主的自信心。

6.在孩子最易发生依恋的时间里,如临睡前、生病时、疲劳时,尽量满足他们的依恋行为,但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自己适应的方法,如临睡前告诉孩子躺在**想想今天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孩子会慢慢入睡的。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孩子一定能够慢慢克服自己爱依赖别人的坏毛病!

教育孩子克服依赖,家长这么做是行不通的——

(1)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能对孩子说:“看你弄的,不让你做,你就是要做,去玩吧,我收拾。”

(2)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给孩子一种孤立无援、孤军奋战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久了,孩子会觉得大人不爱自己,变得自暴自弃了!所以,放手让孩子干,家长也把握好“度”。既不能握得太紧,也不能放得太松。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总希望孩子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用大人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变得力不从心,从而丧失的自信!

教子加油站: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防止孩子“依赖性”过强,父母应注意——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完,不要因为孩子动作慢或没做好,父母就自己包揽下孩子的事情做好。

2、孩子无法做好的事情,要有耐心教导,直到他们可以做好。

3、让孩子习惯挫折,失败再重新开始,不要依赖别人代劳。

4、一旦孩子有了进步,就应及时赞美“你真棒”“我们的孩子真厉害”,让孩子时时体会到亲自做事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还应按照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避免因挫折而导致自信心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