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早点推出家门

有一则民间故事:

有一对夫妇家境富裕,晚年喜得贵子,欢喜得不得了,把儿子视为宝贝,百般溺爱,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儿子在这种溺爱中,长大成人后,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一天,老夫妇要出远门,需要半个月才能回来,他们怕把儿子饿着,就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儿子饿了就吃这张大饼。但半个月后他们回到家时,儿子还是饿死了。原来儿子只吃了嘴边上的几口饼。

这则类似笑话的故事貌似有些夸张、失实,但它却反映了一个情况,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恋,将导致孩子独立性的缺失和自我生存能力越来越弱化。对父母过分依赖,有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因此,每个家长都应该从小教育孩子独立,放手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压力。毕竟孩子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开创,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美国作家海明威很小时,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外出,以锻炼他的个人能力。在海明威4岁那年,父亲就将一根鱼竿甩给了海明威,并鼓励他说:“自己去干吧,你肯定行!“海明威在父亲的鼓励与指点下,开始了独立活动,而且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接着,他又迷上了读书。

其实,与海明威的父亲比起来,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更强烈,但是,都缺少海明威父亲那种敢于让孩子独立生存的勇气与眼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爱”他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所以呵护有余不舍得放手。这导致一些孩子依赖性过强,离开了家长似乎什么事情也不会做。

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迹象: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总是要别人帮助,屈从他人;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人际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闭。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

过份依赖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不爱独立思考,只等着大人给她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后抄人家的。

过分依赖父母,会形或一些持有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缺乏社会安全感,总是跟别人保持距离;他们需要别人提供意见,经常受外界的暗示或指使,自己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潜藏着脆弱,没有发展机智应变的能力,更不会创造性。

因此,只有父母“舍得”早点把孩子推出家门,才能让孩子最终收获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

小帖士:孩子常见的依赖有——

1.生活上的依赖。在生活上依赖于他人的孩子,生活管理能力比较低。比如:房间的打扫、衣物的换洗及整理。对这些生活基本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能力自理,也缺少自理的意识。

2.学习上的依赖。现在有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灯光下,书桌旁,父母陪着孩子学习,催了又催,讲了又讲,最终不紧不慢的还是孩子。

3.思维上的依赖。“妈妈这个题怎么做?爸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孩子不愿意主动去想,不愿意主动去解决,在生活中没有主见,遇到问题时无所适从。

4.行为后果的依赖。孩子在外做错事,父母帮着去解决,去赔礼道歉;打碎了个杯子,父母赶紧蹲下把碎片收拾起来;小朋友之间遇到了矛盾,父母赶紧过去帮助解决或者赶紧把孩子领回家。这些现象中,孩子只是事件父母的跟随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