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常态

人人向往成功,但成功的只是少数,而且比例越来越小。今天奥林匹克百米赛跑的参赛人数,是1896年的50倍,但奖牌依然只有三面。随着竞争力的加剧,“失败者”呈倍数增长。可以说"失败”已经成为人生的常态。

既然如此,向失败者学习失败之处,以规避失败,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个事业颇有成就的企业家说:“一般人都是以成功者为师,把成功者的成就当作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好,人总需要‘希望’来鼓舞。但一切向‘成功者’看齐却有可能使人坠入一种幻觉当中,认为‘我也可以成功’!殊不知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配合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另外,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因为个性、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所以,向失败者学习,把失败者的失败当成一个案例,仔细探查失败的真正原因,以此作为自己的警惕,也是提高学习能力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这位企业家说,他从创业开始到现在,从未停止仔细观察同行及非同行的失败原因;别人是在成功中获取经验,他是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他不但顺利创业,而且发展得非常稳定。或许稍嫌开创不足,他说: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因为有“存在”,才可能“壮大”,若为了“壮大”而失去“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何况失败是痛苦的事,更有一失败就永无再起的可能,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所导致的。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并不太容易,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意谈失败的过去,因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即便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银根,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处了解。

当把资料收集够了,把它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再归纳成几个重点。

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东西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都有和那失败者相似之处,那么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避免和那失败者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为提高。

1993年曾被美国《上方》杂志评为“本年度扭转乾坤的总裁”、著名企业家麦克·戴尔说:“我们一向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重点是要从所犯的错误中好好学习,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他也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

除了经营事业要向失败者学习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向失败者学习。

在做人方面,多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一般都会由主管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旁,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曾有一个将军说:“两军对阵,谁犯的错误少,谁就得胜。”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概率就提高,而要减少错误,就是向“失败者”学习,这种教训并不需要你以失败去换取,多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