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忘记占有

《红楼梦》里有一个开篇偈语:"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戒人们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人生是什么暂且不论,而名利乃身外之物却最能累人。世上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捆扰。

现实社会中,确有不少这样的人,当名利尚未得到时,精心竭力、惨淡经营,甚至把名利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惟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得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如此这般的非人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挣扎在名利场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有多少人又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笑看人生呢?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由此可知,淡泊名利甚难,笑看人生亦难,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就连儒家大师朱熹也感叹到:"世上无如人陷欲,几人到此误平生。”

要是能明白——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尖之露,人生无千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的道理,那些无聊的烦恼也许会顷刻就烟消云散。总之,要学会把陈年往事中的烦恼抛弃得干干净净,把生活中的不快当做前进的阶梯,利用得妥妥帖帖,在心房中储存满柔风细雨,那人生就一定没有过不了的槛。

其实,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就像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由此想到,淡泊既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而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使其自由而坦然。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5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人活着就要像居里夫人这样,淡泊名利,心无尘事,才能去实现远大的志向。多几分旷大,少一些妒忌,多几分潇洒,少一些烦恼,对名利保持几分淡泊,对生活多出几张笑脸,你轻松,我愉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归心自然,何乐而不为?

但淡泊名利并不是不要名利,名利不是罪恶,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不同的价值。“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的确,许多人在名利场上失掉了理知的指南针,陷入了名利的漩涡,结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但是,如果淡泊名利善待名利,就会有另一番境界。武则天当政时的宫廷诗人宋之问虽媚附权贵,人品低下,为世人所鄙,但他所作的诗语言精练,气势流畅,为后世批评家所推崇。欧阳修、苏东坡是历代推崇的名士,但他们仕途不顺之后写下的名篇,不也是在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愤懑,为名利上的郁郁不得志而寄情山水吗?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名利之中,名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淡泊名利善待名利的智者。

所以说,名利绝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如果你把名利看成一切,只想着如何占有,那么你将迷失自我,名利会成为切断你幸福的利刃;如果你善待名利,淡泊名利,将名利作为奋勇进取的动力,那么名利将成为你的风帆,伴你渡过征程。

生活经不起计较和攀比

人生种种烦恼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有人说,很多时候是计较和攀比。

襁褓期间,婴儿运用触觉,比较谁的疼爱多,借着哭声表达自己的计较;上学读书时,又比较谁的分数高,计较老师是否偏心;踏入社会以后,则比较谁的待遇好,计较老板是否公平。有了攀比和计较,一切烦恼于焉而起,纷争也应运而生。像古代的兄弟反目乃至骨肉相残的惨剧,有名的七国之争、八王之乱等等,莫不是由攀比和计较而引起。

上学时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乔治自从记事起,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看上去极普通,没有丝毫过人之处。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

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

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

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轻声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球队得了冠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很高兴,说:

"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有些生气地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怨气,大声说:"你必须要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有些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伤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母亲说:"你两岁时父亲带你去花园里玩。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急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车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只是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两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件事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急忙地向学校跑去。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成长。但既然你现在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过了几天,父亲回来了。乔治语气郑重地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

乔治这个时候非常后悔,他总拿自己父亲的残疾和别人的父亲比,根本没想到自已的父亲原来如此优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就是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计较或攀比。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去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想努力地把事情做好,最差的愿望也是不要被人家笑话或批评,所以每一步都很认真,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但是有些事情却往往事与愿违,或者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经常会考验到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毅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就会大相径庭,包括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由于智商不同,毅力不同,所以结果就会相差甚远。本来,由于你的智商高,你才成为了他的上级,他的水平肯定不如你,所以做事的结果也自然是不如你,按理你应该理解他;可是这时候你却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当他做不到或做不好的时候,你没有去冷静的考虑,只有气愤和冲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他一般见识",可以说是自降了自己的身价,把自己降到了和他一样的智商水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所以说为了我们自己,做人不要太计较。对自己应该要求严一点,对别人应该多理解一点,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多的理解、尊重、幸福和快乐!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更不能存有攀比的心理。生活中要有不比为贵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这很重要。因为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在心中总是比来比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失去自我。不去羡慕别人,我们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目标,过好自己的日子。

生活的差距无处不在,于是人们在差距中不自禁产生攀比的心理,而盲目攀比却让人们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自己条件相当的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的比值大致相等,那么彼此就有公平感。如果另一方的比值大于某一方,那么另一方就产生心理失衡。某些政府官员看到与自己同等级别的官员用车比自己高级,住房比自己宽敞,自己甚至还不如比自己级别低的人,心里自然感到不平衡,于是换车建房也就不足为奇。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上的诱因导致的。

攀比与不满足心理犹如一胞姐妹,相伴而生。攀比是不满足的前提和诱因,在没有原则没有节制地比安逸、富有、阔气中,至心理失衡,越发不满足。有的人则为自己能在这些错误的攀比中出人头地、占据上风而无限度地追求个人名利,进而驱使自己不断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我认识一个某机关的公务,本来他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有一天,他接到一位高中同学的聚会电话。十多年没见,他就带着重逢的喜悦前往赴会。昔日的老同学经商有道,住着豪宅,开着名车,一副成功者的派头。于是他重返机关上班时,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诉说心中的烦恼。

由此可知,攀比是一把刺向心灵深处的利剑,对人对己毫无益处,伤害的只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经不起计较和攀比,我们何不用这些计较和攀比的功夫,来做一些我们自己觉得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