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当先谋势

曾有一位朋友,他的手机待机屏保上有这几个字:"风物长宜放眼量",我问他为什么打上这几个字,他说:它是为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为暂时的得到而欣喜,不要为暂时的失去而懊恼,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时候能够从容淡泊,保持身心愉快。这也算是“座佑铭”了。

其实,他说的这几句话有很深的道理:暂时的得失是“事”的问题,“放眼量”则是“势”的问题。谋事,就是做一项具体工作,达成一个具体目标,讲究的是战术。谋势,就是认清事物发展规律,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研究的是战略。"势”影响“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我认为就是"势"。所以谋事必先谋势,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孙中山有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非常重要,即便是伟人,也不能逆势而为,历史自有其规律,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困难的是如何把握住这个大势。

中国人做事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天时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地利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人和就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发展的大势。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必须要了解所处的大环境。如果没有今日中国这样一个坐标系和时代背景,我们在思考和分析很多问题的时候就都没有了前提条件。而当我们把握好这个背景时,会发现棋局很宏大,视野很广阔,观察和思考问题可以很从容。

我们先看个例子:

鲁国的某县缺少县长,国君请孔子推荐一个学生,孔子推荐了甲,他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事必躬亲,废寝忘食工作了一年,该县大治。不过,甲却过度劳累病倒了。于是孔子推荐了另一个学生乙。乙上任后整天弹琴唱歌,日子过得很滋润,一年下来该县大治。后来,甲和乙交流一下工作心得,甲说:“你比我强,身体好,有前途。”乙摇摇头说:"我们的差别不在身体,在于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自己,可是事情那么多,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努力的结果是最终伤害自己的身体;我的方法是调动能人给自己工作,事业越大可调动的人就越多,调动的能人越多事业就越大,于是工作越做越轻松。”

甲和乙的对话揭示了领导最核心的问题——领导就是用人,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谋事当先谋势,有100件事情,一个人都做了,那只能叫做勤劳,只是谋事。有100件事情,调动很多人完成好了,就是谋势。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工作人员,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权力和非权力因素,发挥思想引导、制度约束、奖惩激励等手段的作用,造成一种大势所趋的形势,形成一种人心所向的局面,让大家心悦诚服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这种局面和形势,我们称之为"势"。

现在很多理论工作者把“势”解释为事物的客观态势,因势利导是一种高明的领导艺术。虽然对势的解释各有千秋,但"势"是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的,尤其是领导者。我们可以把势概括为环境、权力、影响力。第一,"势"是潮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一个人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其领导行为都不得违背历史的潮流,不得逆势而行。第二,"势"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信任。特别是在委任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上级的支持是下级领导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第三,“势”是群众的拥护程度,即通常所说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支箭本身没有力量,但如果置于拉满的强弓上,则可以伤人于百步之外。一片湖水看上去是静谧的,但如果决了堤,则奔腾汹涌势不可挡。谋势者,善于借势、造势、蓄势、用势,力之所至,势如破竹。今天,我们提倡大气做人,洒脱做事,就应正确把握"势",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目的。

谋势可以使人坚定信念。人生就是经营一个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挫折,能够不为挫折成动,百折不挠,必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支撑。这个信念就来自于"势",来自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易经》上乾卦上讲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就是事物曲折发展的客观过程,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大道理,还有小道理。比如,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理性的东西最终胜过非理性东西,知道了这些,就能不为挫折所动,不为困难所累,充满信心地面对每一次的挑战和考验。

谋势可以使人从容淡泊。认清了大势,就能够处变而不惊,面对压制而不愁,不会因一时的不得志而整天愁容满面。

谋势可以使人正确面对选择。人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选择决定人生的道路。如果能把势人生大势,就能顺势而为,而不会逆势而动。顺势而为,则会旗开得胜,逆势而动,则会头破血流。

要谋势,就必须视野宽广,胸襟宽阔。

谋势太重要了。如果我哀愁了、失意了、抑郁了,就该提醒自己,"莫让浮云遮望眼”,要从"势"上去把握自己。

尤其对于地方的父母官,从政为官,既要为民"谋势”,更要为民"谋事"。善"谋势"者,谋天下人所盼之大事,肯"谋事"者,能为老百姓办具体实事,这才是顺了民心,合了民意。

当然,只局限于"谋势",那是空想,面对人生与社会的多变,只能束手无策;仅仅局限于"谋事",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练外家功夫的高手,到了一个境界后绝难突破。这也正应了一句话:技巧不是万能的,没有技巧却万万不能。所以说,谋事必先谋势。

善谋势者必成大事

善于下棋的人注重整个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只看到单个棋子的得失,而善于注重从整个局势考虑问题的人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人生天地之间,如果缺乏对万事万物的了解和判断,那么就难以图存。趋利避害要度势在先,否则便是一句空话。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是需要人们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的。在此容不得主观臆想和妄下结论,只有用心体察和反复验证,才能做到度势无误,进而为自己的人生铺设一条坦途。成功总是从审时度势开始的。

西汉武帝即位后,下诏推举贤良之士。董仲舒应召,有人问他说:"先生自办学堂,志在育人讲学,难道先生的志向变了吗?"

董仲舒回答道:"我的志向是救国救民,未曾有半点改变。先前我教导弟子,乃是志不得伸所采取的权宜之策,如今新帝诚心求贤,势已大变,我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武帝召见了董仲舒,当面向他说:"得到天下的符号的符命是什么?灾异变乱因何而起?性命寿夭为何不同?"

董仲舒都一一作了回答。他重点强调,人要安身立命,成就大业,首先要度势而为,不可强求。不能正确研判形势,顺其天道,灾异变乱必起,人也难保善终。

他还说:"人要自存,先要度势,何况帝王之道呢?对形势失于判断,便会造成种种谬误,祸自难解。帝王重在任贤用能,而不是事事自为,这是形势使然。岂会因一人而改变?认识不到这一点,纵是周文王也会劳而无功的。”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董仲舒深谙谋势之道,他懂得,只顾埋头做事,不善于谋势,很可能会劳而无功。

后来,董仲舒被武帝任命为江都易王之相。易王是武帝的哥哥,一向骄横无比,恃勇好斗。董仲舒每每劝谏易王说:"为王者重在仁德服人,何必以勇力示人呢?自古勇不胜仁,此乃大势,王爷不知不察啊!"董仲舒又以古时事例详加解说,用心劝导,终使易王改过。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敢于直言,很快就招来了小人的诬害。一次,董仲舒推测吉凶,被主父偃上奏武帝,进以谗言,险些丧命。还有大臣公孙弘嫉恨董仲舒的才能,别有用心地举荐他辅佐残暴的胶西王,想借胶西王之手除掉他。

但董仲舒是一位识势之人,几经思量,他痛苦地对家人说:"我想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事业,谁知天不佑我呢?现在形势愈来愈险恶了,我如不退去,必将遭难呐!”于是,董仲舒毅然辞官,回乡专心治学著书。最后,他年老寿终于家。

从董仲舒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形势是充满变化的,成功者都要因势而变,所谓善于谋势,所谓度势,说的就是不可因循守旧,更不可固执偏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醒和调整才能不致错判。特别对自身强大者而言,占有一时的强势并不能代表永远会这样,不仅要有谦卑之心,还要正确估量自己,勿生骄纵之心。事实上,强者更需在度势上做到主动、自觉,否则,优势便会渐渐失去,直至败亡。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颐指气使的项羽就是其中之一。

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屡败汉王刘邦,项羽志满气骄,对刘邦心存轻视。项羽的谋士范增对项羽说:"大王今为强者,乃是上天垂青之果,大王不该沾沾自喜,当善用其势,多加自省,一举**平天下。刘邦虽一时弱小,但他不弃不馁,大王不可小看他啊!"

项羽一笑道:"天命在我,**平天下指日可待。刘邦乃一匹夫,不足为惧,我无一错处,又何须自省呢?"

项羽自恃强大,欺压群雄,他把天下瓜分,立各路将领做诸侯王,对他们颐指气使,毫无礼敬之心。那时,项羽立刘邦为汉王,将他分封到边远的巴蜀之地。有人对项羽说:"刘邦是大王的心腹之患,应当设法除之,今日刘邦势弱,他不敢违抗大王,可一旦形势有变,大王岂不养虎遗患吗?”

谁知这个项羽太自负了,他竟说:"我一旦为王,刘邦就不可翻身,天命在我,哪里会变呢?"

就是这样,项羽拒不纳谏,接着对诸侯王或废或杀,全凭自己喜怒行事,韩王韩成没有建立军功,项羽便不准他到封地去,把他带到彭城,废王为侯,不久又把他杀死。项羽此举大失人心,面对人们的议论,项羽不屑说:"自古王者主天下,百姓之言又有何用?我势倾天下,不服者只有死路一条!”

不久,诸侯屡有反叛项羽者,天下一时纷乱不休,有人向项羽进言说:"大王以强势压人,虽可一时取胜,但绝非长久之策。眼下诸侯反叛,形势已非从前,大王当改弦更张,安抚他们。"项羽一听暴跳如雷,他拒绝改变主张,仍以镇压为良途,东征西讨,穷于应付。如此一来,就给汉王刘邦看到了可乘之机,看到了形势的变化,于是起兵反项。

项羽派兵抵抗刘邦东进,又自己领军攻打反叛的齐国。刘邦虽然多遭失败,但项羽尽失人心,实力不断受到削弱。后来,项羽和刘邦约定平分天下:把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国,把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国。项羽起初不肯签订和约,他气冲冲地对手下将领说:"我为王时,天下人都俯首听命于我,今日我若答应此事,岂不让天下人笑我?我虽受挫,但刘邦绝非是我的敌手!"

手下将领劝说道:"势已变,大王岂能不变?大王此举乃是图存良策,一旦兵强马壮,大王自可再灭刘邦,不用急于一时。”

项羽虽然迫于形势,无奈答应了和约。但刘邦却发觉了形势的急转,强势已渐渐从项羽那边转到了自己这边,于是听从谋士所言,紧紧抓住了大势,发兵追击项羽,终将项羽消灭,建立了汉朝。

董仲舒善谋势,保全了自己不被杀戮,刘邦善谋势,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大业,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这样的俊杰,善谋势,识时务,知进退,才没有虚度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