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妥协是一种智慧

电影《东京物语》讲述了一对日本老年夫妇千里迢迢去东京探望子女,却因子女事务缠身,最后被忽略、被冷落的故事。这对老年夫妇,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在东京做一名普通的医生,二女儿在东京开美容院,三儿子在战场上战死了,成为寡妇的三媳妇留在了东京工作,四儿子在大阪上班,小女儿是一名小学老师,还没有出嫁,留在了家乡。

这对老年夫妇到达东京的第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大儿媳提出除了肉菜之外,再做一些生鱼片,却被大儿子拒绝了。

后来,大儿子本来打算周末带着父母到东京随便逛逛,可没想到等二老做好准备后,他却因为有紧急治疗,轻描淡写地向父母道个歉后,便急急忙忙地出门了。

二女儿这边,二女婿跟她商量,看需不需要去大哥家中问候一下岳父岳母,二女儿却满不在乎地说不用去,过几天父母自会过来。二女婿过意不去,又再次问要不要带二老出去逛逛时,二女儿却叫他不要瞎操心,大哥自有主张。

果然,二老几天之后主动来到二女儿家,二女婿给他们买了一些名贵糕点,却被二女儿责备说:“味道倒是不错,可是太贵了,其实煎饼也很好,他们也很喜欢。”女儿女婿都在忙手头上的事情,可怜这对老年夫妇,在二女儿家里干坐了好几天了,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最后,让人意外的是,反倒是守寡的三媳妇,请了一天假,特地带两位孤独的老人在东京好好逛了一大圈。为了摆脱年迈的父母,二女儿向大儿子提议,每人出3000日币,送父母去廉价的旅馆度假泡温泉,大儿子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这只是一部分老人受到冷落的情节,其实在这部影片中,像这些的不周到之处有很多。然而,虽然儿女们拿冷漠和薄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但是这对老年夫妇却从来都没抱怨过,说出的话永远是那么谦和、有礼,温和的微笑永远挂在脸上,好像内心没有任何的不满。

两位老人始终将"给你们添麻烦了!"“辛苦你了!"“让你们破费了!”……这些话挂在嘴边,晚上,热海旅馆的人声鼎沸,两位老人被吵得睡不着时,他们的言语还是那么的温和,表情依旧那么慈祥。

“东京也玩了,热海也看了,我们回家吧。”当这句台词不紧不慢地从老人的嘴里飘出来时,这种近乎溺爱的温柔摧毁了人们心底最后一道防线,许多人的眼泪潸然而下。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著名作家金庸曾在《书剑恩仇录》里说的一句话。影片里的两位老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名副其实的“谦谦君子”,面对子女们的寡情冷血,换成谁内心都有委屈和不满,但正因为慈爱和温柔,正因为知足和示弱,他们才心甘情愿默默咽掉这些不为人知的苦涩和落寞。他们低下了老人高高在上的头颅,才没让自己碰得鼻青脸肿。

假如他们性格刚烈,一定不会任由他们随便摆布,对于子女们的招待不周,说不定他们会怒目相向,破口大骂势利冷漠的子女们:“你们这群自私自利的白眼狼,我们怎么会生出这么不孝的儿女呢!"

尽管面对这样的待遇,两位老人有资格指责他们,但这种硬碰硬的做法,无非只能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糟糕,子女们本来就不招待他们,这样做必然会让他们更反感。当然,两位老人也确实没有这么去做,从始至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温柔来应对子女们的敷衍、不满和抱怨。由于二老的明事理,善解人意的做法,子女才没有彻底撕破脸皮,恪守人伦,极尽孝道虽谈不上,场面功夫倒是做足了,表面上的和谐还算维持住了。

如果要比喻生命,它就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不是永远都直线流淌,曲曲折折也是它的一部分。做人也是如此,学会示弱,适当收敛锋芒,遇事能屈能伸,弹性处事才是王道。如果为人处事过于死板、倔强和刚强,只会得罪别人,伤害自己。

有人认为示弱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其实恰恰相反,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是豁达、圆融和弹性的智慧象征。在人际往来中,一个懂得适时示弱的人,更能包容他人的观念和想法,这样的人,很少会与人发生冲突和碰撞,因为他的大度、宽容,紧张的局面迎刃而解,从而化敌为友,还能收获一段段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如影片中的两位老人一样,他们像弹簧一样,在受到冷漠的压迫时,懂得收缩自己,其实是在以一种圆滑巧妙的姿势保全自己。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维持在儿女心目中的美好印象,正是这种退步和低头,血脉之情才得以延续不息。

固然,为人处事要保留一定的刚直和骨气,可随着阅历的增长,当我们开始学着理解和容忍他人时,对是非的标准开始变得模糊了。这个过程,我们就好比一只吃进了沙子的蚌壳,尽管如鲠在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用分泌物来消化它,包容它,如果幸运的话,搞不好还会因此收获一颗璀璨夺目的美丽珍珠。

有着“石油大王”之称的哈默,年轻时曾拜访过一位睿智豁达的老前辈,那个时候,他年轻气盛,目空一物,走路总是抬头挺胸,大步向前,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一进老前辈家中的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哈默这才发现,这个门框要比自己矮上一大截。

当他用手轻揉自己受伤的脑门时,出门迎接他的老前辈见状大笑起来:“怎么样,很疼吧!不过,我相信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

哈默听了这话有些不解,老前辈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一个人若想干出一番事业,即必须时刻谨记:该低头时就低头。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老前辈的话让哈默倍受启发,从此,在人际交往中,他始终牢记这一准则,并从中受益良多。对他以后的成就起着重要作用。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倘若我们不懂得示弱、退让、容忍和妥协,那我们只能像刀剑一般,虽然锋利尖锐无比,却终究是太容易被折断。因此,做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刚直里加点“软和剂”,就像韩信那样,柔竹能敌强风,必要时候亦吞得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