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办事巧成功

有人说,善用人脉的人,就像练就了武林上乘的"吸星大法",能够将他人的功力化为已用。对于这样的人,没有趟不过的河、跨不过的坎。就是平时有些事需要请人帮衬,他们也都很注意礼貌用语,既讲究分寸,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又维护了对方的面子,照顾人家的意愿,让对方在不经意中向你敞开心扉。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教你一些具体用法。

1.间接请求

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例如,使用能愿动词、疑问句等),以商量的口气把有关请求提出来,讲得比较婉转一些,令人比较容易接受。

“你能否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比较:赶快给我把这事办一下!)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间接的表达方式要比直接的表达方式礼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认可。

2.借机请求

借助插入语、附加问句、程序副词、状语从句及有关的句型等,来减轻话语的压力,避免唐突,充分维护对方的面子。

“不知你可不可以把这封信带给他?”(比较:把这封信带给他!)

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中有很多缓冲词语,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大大缓和说话的语气。

3.激将请求

通过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请求、建议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考虑的余地。

"这事你可能不太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你请别人帮忙或者向别人提小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如果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时,就不应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

4.缩小请求

尽量把自己的要求说得很小,以便对方顺利接受,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你帮我解决到这一步已使我感激不尽了,其余的我将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确实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有意掩盖办事的难度,而是从内心想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样既提出了请求,使自己便于启齿,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并没有将难办的压力都推到对方身上。

5.谦恭请求

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

"您老德高望重,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敬,使人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6.自责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知道不该提出某个请求,然后说明为实情所追不得不讲出来,令人感到实出无奈。

"真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了。"

人际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时候、有些场合打扰别人是不适合的、不礼貌的,但这时又不得不麻烦人家,这就应该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谅解,以免显得冒失。

7.体谅请求

首先说明自己了解并体谅对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达出来。

"我知道这台打印机你们也在用,不过我们的那台坏了,打印任务又紧,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们借用两天,用完立即归还。"

求人的重要原则是充分体谅别人,这不仅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言语中表现出来。

8.迟疑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本不愿打扰对方,然后再把有关要求等讲出来,以缓和讲话语气。"这件事我实在不想多提,但形势所迫,不得不求助于您了。"

在求助中,如果在话语中表示自己本不愿意说,这样就会显得自己比较有涵养。

9.述因请求

在提出请求时把具体原因讲出来,使对方感到很有道理,应给予帮助。

"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请你替我出出主意吧!"

在提出请求时,如果把有关理由讲清楚,就会显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10.乞谅请求

首先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

请求别人原谅,这是通过礼貌用语进行交际的最有效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

另外,激将法也是借梯办事的一种好方法。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巧言激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例如,某厂改革用人制度,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榜贴出后,大家都看着能力技术都比较出色的技术员小谭。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小谭正在犹豫。一位老工人找到小谭,直言相激:"小谭,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大家都巴望着你有点作为呢!没想到,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你真是个窝囊废!"

"我是窝囊废?"语音未落,小谭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出个样儿不可!”他当场揭榜竞聘车间主任。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他知道孙权是不甘居人之下的人,于是,大谈曹军兵多势大,说:"曹军骑兵、步兵、水兵加在一起有100多万呐!"

孙权大吃一惊,追问:"这里有诈吗?"

诸葛亮一笔一笔算,最后,算出曹军有150多万。他说:"我只讲100万兵将,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呀!"这句话的刺激性可谓不小,使孙权急忙问道:"那我是战,还是不战?"

诸葛亮见火候已到,说:"如果东吴人力、物力能与曹操抗衡,那就战;如果您认为敌不过,那就降。”

孙权不服,反问:"像您这样说,那刘豫州为什么不降呢?"

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他进一步使用激将法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罢了,尚且能坚守气节,何况我们刘豫州是皇室后人,盖世英才,怎么能甘心投降,任人摆布呢?"

孙权的火立刻被激了起来,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

总之,使用激将法的好处很多,它只是运用了自己的一点口舌,既达到了办事目的,又不使自己损失什么,我们何不多学一点呢?

投桃报李做人情

"他"送给我桃,"我"以李子回赠,这就是人情来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一种感恩和回报,体现了你与我之间蕴涵的人文关怀和人道和谐。言间赋予的意义并不仅在"桃"或"李",也在于"投"和"报",赠予物本身固然有一定的意义,赠予物形外的价值更是不可比拟。所以这世上才有"人情难还"之说。

人情不仅要做,而且要多做、要先做,这样才能获得好人脉。只有先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回报,这是古人"投桃报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是说,投桃报李先要投,你如果连一个桃子也不愿给他人,却企望别人给你一筐李子,世上又怎么能老有这样的好事呢?

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此前来道谢。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坚持不接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

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而上面提到的那个绅士便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儿子后来成了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这个农夫救了一个小孩子,对绅士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人情”,但谁也没有料到,农夫所做的这个"人情"对后世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他自己的儿子也因这个"人情"而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日后竟然会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和青霉素的发明者。丘吉尔首相在二战中的卓著功勋无须赘述,弗莱明教授发明的青霉素也不知拯救了多少过去根本无法拯救的生命,真是为全人类造福不浅。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位行善积德的农夫弗莱明所投的桃子就是一份世上最珍贵的"人情"——助人为乐之心,他所得的报酬也不是一筐李子所能替代的,而是最高和最优厚的"人情",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人情"。

在现代商务中,人们都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就不愿意付出,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曾见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被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能选择他日后的归宿,他先来到了地狱。第一眼望去,他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上,桌子上佳肴无数,然而,接着他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骨瘦如柴,无精打采,原因是每人的手臂上都固定了一米长的刀叉,使他们无法吃食。

于是他又去了天堂,同样的食物,同样的刀叉,可这里的人欢歌笑语,因为他们在互相喂食。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现代社会主要建立在交换关系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你帮人办事,他欠你一份人情,日后你求他,他才会反过来帮你。求人与被求,是一笔人情债,尽管无法精确的计算,但也要心中有数。

要想办成事,必须事换事,能够领悟和运用这一点的人,必会成为无往不胜、所向披靡的社交办事高手。

人际交往免不了人情来往,人脉关系少不了人情来往。在你来我去的“人情”来往中,我们要记住:投桃报李先要投,而且是不求回报地投。不求回报的施舍往往能得到最优惠的回报,社会的规律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