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和篇幅都重要

有一位哲人说:“鱼并非均匀地分配在所有的水域上,同一区域,有人能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则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地选择的,而你则是完全盲目的,尽管我们碰巧遇在一起了,但是我们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我知道自己的选择,而你是随机,也许你能有好机会,但是机会不可能总是惠顾你。真正的成功需要积累和理智的选择。”

演讲的选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讲的成败。题目选得好,演讲就容易受到听众的欢迎,演讲的目的就容易实现;反之,就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演讲目的就不容易实现或根本实现不了。有听众,绝大多数人和演讲的题目无关,这些人也许就走了,演讲自然难以进行下去;没有听众,或者听众甚少,恐怕演讲就不能开场。所以,演讲的内容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可从三点去考虑:

1.现实社会矛盾的“焦点”

社会矛盾的“焦点”,往往能集中反映社会、时代的本质,因而它和人民的各种利益关系极为密切,这样的演讲内容很容易吸引广大的听众,并且演讲也会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焦点”问题也许和方针、政策有较大的关联,选取此类选题时,一定要读懂相关的政策,切不可太随意。

2.听众关心的“热点”

听众关心的“热点”,自然容易唤起听众对演说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听众也许想从演讲中找到对某种问题的解释,也许想了解某种知识,总之,听众是带着某种欲望来的。演讲者对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有较深刻的理解,不可一知半解,更不能连自己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贸然去讲;演讲中一定要坚持健康有益的原则,注意演讲的正确方向,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不去迎合低级趣味。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很多,选取什么,必要三思而后行。

3.专业演讲

这是指专业知识方面的演讲,选题时必须选你最擅长的专业领域,且素有研究,理解得深刻而且有独立的见解,演讲时可以深刻而全面地阐叙,使听众有所收获。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去讲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或自己尚无足够储备的知识,那是十分危险的,“知之是知之,不知是不知”,上得了台,下不了台就难受了。

世界上的问题很多,人们的了解必定有自己的范围,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清楚,也不可能对某个问题在短时间内就研究得十分深刻,甚至有研究成果。所以,演说前不管对某个选题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也还会有不足的。如果选题不要那么大,定在某一点或几点上,也许演说的效果会好一些。听众一般来讲很难长时间地听一个人滔滔不绝地演说,所以要求演讲的篇幅尽量短而精,一般最好不超过20分钟。这样做不仅珍惜了时间,演讲的结构也可以简单巧妙,听众乐于接受。马克·吐温听关于救济穷人的牧师演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言多必失,语多必败”,如果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怎么能不叫人烦呢!听领导报告,这个领导讲一次重要性,那个领导又讲一次,基本上是有几个领导讲几次,都大同小异,下面的听众能不烦吗!尽管是下属,迫于领导的压力,不敢走,或者是上头开大会,底下开小会;或者是闭目静思,不知在想什么。演讲者如果把几个领导的话反复讲,听众没有下属的身份,自然会走掉的。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45分钟的演讲中,听众在前15分钟注意力集中,获得信息较多,尔后的30分钟效果很差,收益也很差。非讲学的演讲,最好是短而精,10分钟左右,一气呵成为最好。如果是内容丰富的报告式或讲座式演讲,就要求事例生动,语言风趣,并穿插活泼的与听众的对话,以调节气氛,吸引注意。当然要避免歌星那种和台下听众沟通的方法,因为太过分了。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需要花多少时间?”他回答:“两个星期。”“准备30分钟的讲稿呢?”“一个星期。”“准备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这段对话告诉我们:篇幅越短,准备越要充分,短而精是精彩演讲的一大特点,没有大量的资料的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的过程是达不到短而精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列宁的著名演讲《什么是苏维埃政权》总共时间只用了3分钟。要是换了别人去讲,不知要讲多长呢!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录中写道:“尽管列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宣传经验……但是,他对每一次演说,每一次报告,每一次讲话,都要精心准备。”

林肯的《葛底斯堡的演说》只有十几句话,600来字,所用的时间不到3分钟,却准备了两个星期:林肯的演说,思想博大精深,结构紧凑严谨,轰动全国,驰誉世界,成为最著名的演说,让人们长久的记忆,铭刻不忘。而演讲了两个小时的爱佛雷特,早巳让人们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