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有多远,成就就有多大

先贤庄子曾经说过一个这样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宋国,曾经有一家人以漂布为生。漂布人将布匹放在染料中染色,再在冷水中漂洗。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并且辛苦。特别是冬天,冰冷的水总是将漂布人的手弄得皲裂,疼痛难忍。但这家人的祖上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明出了一种油膏,冬天涂在手上能够令人的手不生冻疮、皮肤也不会皲裂。正是这个家传秘方,使这家人世世代代平安地经营着漂布生意。有路人听说这家人有此秘方,提出用100两金子来买他们的秘方。100两金子是一笔巨款,漂布人家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路人买到了秘方后,拿着秘方去南方求见吴王。吴越地处海疆,守卫国土,主要靠水兵。而水兵因为长期与水打交道,在冬天也容易因生冻疮而影响战斗力。吴王听说来者有此秘方,大喜,让其做了吴国的水兵统帅,替吴国练兵。到了冬天,吴越两国发生了水战,吴国的水兵涂了不皴之药,不怕冷,不生冻疮,结果打败了越国,此人因之立了大功,割地封侯。

同样一个不生冻疮、避免手皲裂的药方,有人用100两金子买来后成就了封侯拜将的目标,而发明这个药方的那家人却还是世世代代给人家“漂布”。由此看来,同样一件东西,人的眼界不同会造成运用不同,运用不同又造成成就的高低。“做大生意人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全世界的生意。"这是大商人胡雪岩曾经说的话。其实何止是做生意,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视野开阔、目光深远。

一个人视野开阔,能避免走入“漂布人”式逼仄的人生格局,将自己的才干、能力与机遇充分利用。此外,视野开阔的人还能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亦能知已知彼。那些眼界窄、闭门造车的人,不但学不到新东西,还易增长骄惰之气,易失去良好的机遇。

视野开阔还只是一个成大事者的一面。凡成大事者,眼光莫不深邃远大。平常人认为平常之事,成大事者往往能看出平常外表下所掩盖的机会或危险。

建宁王李琰是唐肃宗的儿子。此人文武双全,深得肃宗的喜欢和军中将士的爱戴。有一回唐军东征,肃宗觉得李琰是兵马大元帅的理想人选,有意让李琰来担任兵马大元帅。

丞相李泌知道后,对肃宗说: “建宁王确实很有才能,无论从文从武上说,这次东征的元帅应当非他莫属,但是有件事您不要忘了,他还有一个哥哥广平王呢。您把全国的主要兵力都由建宁王带走,他又有很高的名望,那广平王会很不舒服的。如果此次东征失利,那也罢了,如果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建宁王和广平王谁轻谁重,天下人都会了然于胸了。”肃宗摆手道:“先生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广平王乃是我的第一皇子,将来立为太子继承帝位是一定的,他不会将一个元帅的位置看得很重的。”

李泌回答:“皇上所言极是,可目前广平王尚未被立为太子,外人也都不知道您的想法。再说,难道只有长子才能立为太子吗?在太子未立之时,元帅之位就为万人所瞩目。在世人眼中,也就是谁当了元帅,谁就最有可能成为太子。假如建宁王当了元帅并在东征中立大功,到了那时,陛下您即使不想让他当太子,建宁王自己也不想当太子,可是,那些随他建功立业的将士们难免会蛊惑他登位,特别是您的封赏若稍有差池,他们更有可能借机实行兵变,拥立建宁王为太子,到时形势所逼,建宁王怎能推却?我朝初年的太宗皇帝和太上皇帝玄宗的例子,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李泌的一席话,使肃宗恍然大悟,于是下令任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挂印东征。

身为丞相的李泌,通过唐初的玄武门事件,很快洞悉到如果任命建宁王为兵马大元帅,将来极可能会引起宫廷政变。他超强的洞察力使得一场潜在的纷争化为无形。

高明的棋手,能以长远的目光来纵观全局棋势,能看出后面许多步棋的走法。当然, “棋艺”的高明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辛勤练习、观察和思考培养出来的。那些走一步算一步、只看眼前利益的人,若不懂得拓宽与拓深自己的视野,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局势中获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