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

以下是母子之间的对话,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场景一: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场景二: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场景三: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可以想见,这本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对话,可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妈妈不理解孩子的感受是引爆“战争”的导火线。

父母的理解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使家庭教育步入正轨的重要前提。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愈大,便愈难与他们沟通,甚至不知应该怎样去交谈。当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时,试问,自己又何尝理解孩子呢?

很多父母总是以长者自居,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必须一切听自己的指挥。因此,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体恤孩子的心情,以命令式口吻对待孩子。比如:父母跟孩子反复强调这件事要怎样做,孩子似乎也听得很认真,结果孩子还是没明白父母的意图,这会儿,父母马上会认为孩子误解了自己的意图,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对孩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大骂。其实,即便是对同一句话,父母和孩子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不相同,这时,父母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而不要一味地主观臆断。其实,孩子要做某件事或者不肯做某件事都会有自己认为很充足的理由,尽管有时候他的理由在父母看来丝毫站不住脚,但父母都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如果父母武断地批评孩子,孩子就会反感,慢慢地,孩子就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了。

有时更是会有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尴尬,一方面,家长的主观权威性使得他们爱把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容易有抵触情绪,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

心理学研究证实:孩子与父母早年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其今后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孩子在幼年期不能与父母形成亲密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人格发展的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就难以避免。这样的孩子在青少年期就可能表现出缺乏安全感、自卑、苛求自己和他人、对人缺少信任感、被动、退缩、依赖等人格特点,是抑郁症、恐惧症和强迫症等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什么孩子却总是体会不到呢?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采用了并不恰当的方式方法。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不管孩子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也许父母并不接纳他的行为,但依然是关爱他的。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话,“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或者“我也这样想”,都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当孩子经常放学晚归时,尝试着将“放学后你应该立即回家”换成“放学后如果不立即回家,妈妈会很担心你”这样的说法,也许会看到孩子不小的变化。

成功的父母往往是因为他们懂得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孩子,懂得倾听孩子说话的重要意义。同时,父母对子女说话时应该有正向的目的,例如提供知识信息、解决疑难、分享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对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态度,尽可能经常微笑,以欢愉、平和的声音,显示出友善、冷静的态度以达到沟通的效果。父母如果能表现出友善,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得到孩子相应的友善对待。

什么是理解?理解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别人的感受,理解不等于同意,理解也不等于同情,理解是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

父母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要经常倾听孩子说话,而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意见或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就会感到很孤独。

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说过:“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沉陷于孤独之中,渴望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如果说父母与孩子是站在不同的两个地方遥遥相望的两个人的话,那么,理解就是一座桥,理解之桥,是沟通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桥,是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许许多多隔阂、误解、矛盾甚至仇恨的桥。有了这座桥,父母与孩子就会生活在崇德尚义、和睦美好的家庭里。假如没有理解之桥,那么,家庭必将会出现许多遗憾和不幸。